校园概况

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13-02-25阅读次数:247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要借助字典 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大海的歌》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 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
   
如教学《听》一课时,给学生的预习提纲是:熟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的是谁?什么事?利用字典学 习13个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槿紫、凝神、溢到、生怕等词语;划分段落。
   
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 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 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 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记一次乒乓球赛》一课时,单元训练项目是掌握文章段落,在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基 础上,交给学生掌握意义段的方法。我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知道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接着让学生按着报名-预赛-决赛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语句说出了段落大意,并学习这种分段方法。
   
本文后面有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回忆精读课时用的分段方法,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 法。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独立练习给课文分段、分层。
   
在《读读说说画画》上,为了巩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配有三篇课外自读课文,运用课堂学习的方法,经 过自己独立阅读,反复练习,分段,归纳段意,逐渐提高了学生分段,归纳段意的能力。
   
三年级的阅读量较大,如第五册教材,共4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36篇,略读课12篇)16个练习( 48篇课外自读)。教学时,如果平均用力,单篇教学既完不成教学任务,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用主要 精力上好精读课,运用精读带略读,课内带课外,一篇带多篇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