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注重基本功训练,打好阅读基础

发表时间:2013-02-25阅读次数:257
    1.加强词语训练
   
集中识字后的三年级学生,有较好的字词基础,课文里遇到的,多数是熟悉的词语,但这些词语,在具体 语文环境中该怎样深入地理解,应是三年级进行词语训练的重点。
   
如《罗盛教》一课中,作者用摸、托、顶三个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罗盛教三次抢救孩子的经过。 当罗盛教听到喊声,迅速地赶到出事地点,猛地跳了下去,在水中摸了好一阵一词用得确切,表 示在水中寻找的动作,第一次没摸到孩子,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他很快地钻入水中,这次罗盛教把孩子托 上来了,字用得十分贴切,说明罗盛教摸到孩子后,一心想的是把孩子先救上来,因此,他用双手高 起孩子,充分表现了他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第三次又钻入水中,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孩子 慢慢地露出水面,孩子是被出来的,字用得更加确切,这时他已经没有力气用双手托,是用全 身最后一点力气把孩子救上来的,而自己献出了年青的生命。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在字面上易理解 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读懂这些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深刻含义。
   
2.加强句子训练
   
三年级阅读教学,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结构复杂、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在《南京长江大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正桥连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 江上面较难理解。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知道这句话是比喻句,讲清作者把正桥连着二十二孔引桥比作钢铁巨龙。然后,指导学生抓住钢铁巨龙两个关键词语去理解,在此基础上再理解全句。这样 学生不但理解了句意(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引桥的坚固、巨大,又突出了引桥雄伟壮丽,而且还知道了理解这 类句子的方法,即先弄清把谁比作什么(也就是本体和喻体),理解了关键词语,再理解全句。
   
指导学生读懂总起句和过渡句的意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教学《会飞的水》一课时,我抓住水究竟是怎么飞起来的呢?这个过渡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提出 这个疑问,目的在于激起读者接着往下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点出看的喷灌区不止一个,水飞起来的办法不 止一种。
   
3.加强段的训练
   
段的训练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主要抓自然段的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划分段落。例如《一个粗 瓷大碗》一课,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初步了解每一自然段主要写的什么,接着引导学生把课文 分成两部分,同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并找出第二部分是重点段,然后从重点段入手进行分层训练。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把第二部分分成三层。当学生分层遇到困难时,就再让学生反 复读课文,看一看两个自然段之间联系得是否紧密,如果紧密就放在同一层里,如联系不紧密就把它分开。这 样帮助学生解决了分层遇到的问题。分完层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第二部分内容,归纳出每一层的意思。第 一层写送碗;第二层写用碗;第三层写丢碗。再重读第二层并找出重点句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 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引导学生体会赵一曼作为抗联政委,心里想 的不是自己,而是战士们,同战士们同甘共苦,表现她关心同志的高贵品质,这种精神是感人的,所以文章开 头写这个碗能使文章前后呼应,这样逐步反复训练,学生学会了划分段落和划分层次的方法。
   
集中识字后的三年级阅读教学,要从词、句、段入手,加强基本功训练,能为读懂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