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改进学生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2013-05-07阅读次数:355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评价研究确实是一个大难题,同时也是一个焦点、一个热点。
一、适时恰到好处的运用言语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一个不经意的鼓励的眼神、一句轻轻的“你真棒” “你真行”、 “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讲给大家听吗?”、“为了让大家加深印象,谁能再说一遍?”“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来”、一朵纸做的小红花,常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他们认真学习。有参加课改经历的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最常采用“评价激励语”随时表扬学生,采用加“星”鼓励学生,使每节课几乎都有80%的学生被这类“糖衣炮弹”所击中。久而久之,造成了课堂掌声阵阵,学生只听“甜言蜜语”,听不得半句“忠言”,造成了学生的“听好话”疲劳。后来,在多次教研中,大家深深地体会到,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只要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采用恰当、适时的激励肯定能促使学生产生进步的动力。
二、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评价   “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影响学生一辈子的成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仅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常常把目光转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如,每个班级里,都有一张由任课老师填写的学生学习态度评价表, “看谁‘★’多”的评价表,其中“认真倾听、举手发言、合作讨论、资料积累”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课堂随机评价,新增一项“作业完成”主要看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如全对加“★”,没交加“▲”。对学生进行不定时的观察评价,一个月或半学期进行总结,并结合情况找学习沟通交流。
三、承认学生的特长  特长展示是在“全面发展打基础,个性发展有特长”的思想基础上,由“学生参与、自主评定”,每学期末,让学生首先要写出特长申请,其中包括申请项目,主动发展的事迹和取得的成绩等,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特长展示,可以现场表演,也可以展示作品、证书和奖品,最后经教师、学生共同评定成绩,并在《学生素质评估手册》中予以承认。
四、把评价权下放   以班级为单位,各班根据班生情况,(中高年级)召开制定班级公约,制定确实可行的,易于操作的量化评价体系,并以积分形式,对学生的“三风”等行为规范进行跟踪评价。期末评选先进时,其积分占50%。
五、尝试改革评先方法   尝试取消往年的“优秀积极分子”称号,重新设置奖项。本学期学校细分了进步奖、创造奖、才艺奖、雷锋奖和“三好学生”。在期末成绩出来后,所有想当三好生、各种表扬生的同学都可以申请,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陈述,让同学投票,成绩哪怕不是最好的同学也还是有可能当选。学校再根据有关规定,综合各项指标,公开量化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