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校园动态-天山>捷报频传--天山>正文

校园概况

山东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三)(体育组)

发表时间:2013-05-16阅读次数:304

山东省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三)

青岛太平路小学    辛兆亮

 

 424日由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孙晋海教授给我们进行了教师如何撰写论文的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论文格式:学校体育科研论文结构,一般就包括:论文题目、引言、研究的对象、方法、研究的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㈠论文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在选题时虽然初步拟定了题目,但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它不完善,这就有必要重新根据论文中心思想和材料,对题目进行认真的推敲,必要时可以修改或重新命题。

题目一定反映出研究对象(观察、调查、实验的对象)、施加因素(处理手段)和目的效果(指标、结果)三个因素。如:
中长跑练习发展  初三男生     耐力的研究
 
施加因素        研究对象       目的

    ㈡引言:引言部分应写明选题的依据,当前对该问题有关研究的动态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题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文字应简炼,明确,引用材料要准确。

    ㈢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这部分要写明研究工作的简要过程,所选择的对象采用的方法步骤、时间等,说明方法及实验和统计所使用的仪器的型号,可为审核评价论文提供方法依据,也便于他人学习使用同样方法。

    ㈣研究结果与分析:这部分是科研论文的主体,应将所得到的数据、调查的资料能过文字(包括必要的统计图表)表达出来。对研究的内容,进行严密的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和意见,或对前人的结论、意见进行客观的必要的修正和补充。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字通顺。对别人观点持不同看法时,要与对方商量探讨,进行客观地评价,但更主要的是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㈤结论与建议: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成果,是整篇论文的归宿。结论是在总结上述结果的讨论与分析的基础上,并说明沿未解决的问题。

    结论要措词严谨,文字要精炼,要高度概括,用词要恰如其分,在形式上可用条目工或分段式,篇幅尽可能短,一般在200-300字以内为宜。

    ㈥参考文献:在论文后面要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它表示研究者对他人科学成果的学习与尊重,也便不动声色读者了解有关领域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资料来源。参考文献应包括:者姓名、资料名称、民表的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号、页码、出版单位、年份等。通常按在文章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㈦论文摘要:如果申请学位或参加论文报告会,还要写出《论文摘要》。论文摘要主要介绍作者的创见或研究的主要成果,使读者了解主要内容。摘要不宜过长,一般在1500字以内,摘要的位置一般放在引言前面,供读者了解概貌。若是参加国际会议,论文还应翻译成英文。

最后还对老师们如何进行调查问卷的制定进行了详细的培训。

今天的作业是每位教师制定一份体育课堂观察量表,以下是我个人的作业:

 

 

 

 

 

学校

 

班级

 

授课教师

 

课题

 

时间

 

评价项目

权数

     

等级

得分

A

B

C

D

教学目标

10

符合《课标》、《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实际;      

4

3

2

1

 

体现体育健康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身心健康发展,思想品德、体育能力、方法及情感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有所侧重)                                     

6

4

3

2

 

教学内容

15

符合《课标》、《大纲》要求,选择科学;                 

4

3

2

1

 

符合学生生理、心理、身体健康状况和体育水平实际,对运动项目教材化处理;                                          

5

3

2

1

 

重点准确,难点突出。                                 

6

4

3

2

 

教学过程

12

组织教学有序,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4

3

2

1

 

教学步骤清晰,组织教学严谨,教、学、练有机结合,根据身体需要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强度、密度);                    

4

3

2

1

 

注重体育健康知识、锻炼方法渗透和心理素质培养。       

4

3

2

1

 

教学方法

20

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3

2

1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科学选择教学方式;                 

4

3

2

1

 

对学生学习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反馈;                 

4

3

2

1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通过观察、讨论、比较、自我评价等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能力;                     

4

3

2

1

 

采用游戏和比赛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4

3

2

1

 

教学能力

18

基本技能扎实,口令清晰,示范正确优美,保护帮助得力; 

6

4

3

2

 

教态自然,具有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和教学情景的能力,能驾驭教学全过程,处理偶发事件,及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   

6

4

3

2

 

重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等。         

6

4

3

2

 

教学效果

20

能完成教学目标,掌握知识、技术、技能,并受到思想、方法、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8

6

4

2

 

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关系融洽,实效性强;         

6

4

3

2

 

学生体育兴趣盎然,情绪高涨,细心观察模仿,刻苦锻炼,能与教师同学主动交流等。                                   

6

4

3

2

 

教学特色

5

体现先进教育思想。模式新颖有创意,在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突出体现;                       

5

3

2

1

 

原有教材进行再加工,创新,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民间性特征。

简评

 

 

 

 

 

 

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