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授之以渔

发表时间:2014-01-07阅读次数:313
作为一名教师,每一节课,所要交给学生的,如果只是局限于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只能称之为一名教书匠。而在每一节课中,如果能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那才是真正触碰了教育的灵魂,在这种日积月累的锻炼中,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数学的本质。现将我教授的《相遇问题》一课,做一个案例分享:
师:学校举办联欢会,小强和小丽要去少年宫参加排练。
【课件呈现】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家出发,小强每分钟行60米,小丽每分钟行70米,相对而行4分钟后两人在少年宫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师:看到这个题,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相遇问题。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它属于相遇问题?相遇问题都有哪些基本条件啊?
【板书】同时、相对、相遇
师: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借助什么来演示的?
生:拇指演示法。
师:你能不能再来演示演示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演示时带上时间)
学生动手演示。
师:为了理清数量关系,我们常用什么方法来整理条件和问题?请同学在题纸上,画出这道题的线段图。
学生动手画图。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绘制的线段图。
师:谁能评价评价他画的怎么样啊?
生:很清楚,条件问题都很明确。
师:线段图能直观清楚的梳理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有了这个帮手,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上台展示两种方法。
引导;对照着线段图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求他俩一分钟走的速度和,再求他们4分钟走的总路程。
【板书】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同时回忆巩固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