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太平路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
三、四单元检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相信大家又有了不少收获!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发挥出你最好的水平! |
积累运用 (本部分共计35%)
一、字词万花筒。(15%)
1.读拼音写语句。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5%+1%)
shén yùn mǎng zhuàng pú táo wū yè bìng mó
2.下面四个选项中,请选择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自相矛盾 皓月当空 迫不急待 奔腾不息
B 名幅其实 顽强抗争 张口结舌 奸诈贪婪
C 惊慌失措 形象逼真 惊叹不己 终生难忘
D 姹紫嫣红 健康堡垒 鸟栖虫居 指手画脚
3.选词填空。(3分)
安静 宁静 平静 寂静
(1)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 )下来。
(2)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 )的海面。
(3)他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一般的( )。
4.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4分)
1.台上三分钟, 。
2. ,艺高人胆大。
3.白日笛子千日箫, 。
4. , 。
二、句子大观园。(20%)
1.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的骨灰送往 、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的骨灰送往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 、 、 ……
这段话里的他是谁? 选自课文《 》(9%)
2.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 ,只见 , ,被点上眼睛的龙 。游客们 ,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 。这段话选自 。你一定还记得其它的成语故事,如 , 。(5%)
3.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缩句)(2%)
4.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2%)
5.请根据下列提供的情景写出合适的歇后语:(2%)
十月份,学校举行了“队旗飘飘60年”系列活动,同学们有的画画,有的办手抄报,有的制作黑板报……真是 !
开卷有益 (本部分共计50%)
三、课内阅读馆。(17%)
《嫦娥奔月》片段
这件事不知道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逢蒙假装生病,流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冲)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dǎo dào)柜,四处(找寻 搜寻)。眼看就搜到百宝闸(xiá zhǎ)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 吃)了下去。
1.用“√”画出正确的字词或读音。(2%)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
迫不及待:
周旋:
疾步: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转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2%)
4.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下面的人物。(2%)
逢蒙: 嫦娥:
5.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2%)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重阳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春节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片段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 给 永远比 拿 愉快
1. 给最后一段话加上标点。(2%)
2. 以上三段话是(谁) 对(谁) 说的。(2%)
3.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把它写下来。(2%)
四、课外美文室。(33%)
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亚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墓 幕 暮)。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七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十多米的树上掉下地,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又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八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
“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抢救孩子的这条胳膊。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逢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睛睛(叮 盯 钉)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1、划去本文括号里不恰当的字。(2%)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
一丝不苟: 赞叹不已: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飞驰——( ) 娴熟——( ) 思考——( )
4、写出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的段意。(4%)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5、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1)黑孩子怎么受伤的?为黑孩子动手术的是谁?(2%)
(2)为什么说保住这个黑孩子受伤的胳膊是困难的?(3%)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2%)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11分)
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一直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整个心灵。面对你的眼睛,我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都会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的操劳,无怨无悔。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破盆碗、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责打。
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责打。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的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工具打人。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的掌握力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许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词句体会:结合文章理解下列词语。(2分)
我行我素:
臂系千钧:
2.内容理解:1)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话填空。(5分)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舍不得打你,因为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我”不会打你,因为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我”第一次打你,因为
2)请你从文中找出三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我”打孩子时候的感受。(3分)
、 、
3.文意探究:为什么说“打与不打都是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