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与“高效”组合在一起,不是简单的相加,是两种思想的升华,是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新思想。我们需要课堂的高效率,追求课堂的高效率,但必须在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前提下的高效率。我们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但不否认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不放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追求。我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九寨沟》一课时,看到这一课生字太多,二类字字形特别复杂,我便让孩子们讲讲复杂的字的记忆方法。孩子们都认为“攀”这个字难写,怎么记住它呢?有孩子用了形近字记忆法,用“樊”来记,有的建议用“摩”来记。看到栾雨佳的小手举得特高,便点她起来讲。只见她昂着头,充满自信地开讲了:“攀下面是一双大手,上面的两个木代表山上的林子,中间的两个叉就是藤条,大手顺着藤条往上爬,就是攀了!”其他孩子连连点头,我忍不住夸赞:“你太聪明了!讲到老师心里去了!”栾雨佳的形象思维令人叫绝,完整的表达令人折服。孩子们都羡慕地看向了她。随即,我和孩子们一起练写了这个字,孩子们果然记得牢了。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字虽不需要逐笔逐画地教了,但还是要根据各个字(尤其是笔画多的字和形近字)的特点确定教的程度,难写易错的字就可以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摸索记字方法,省去了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这样才能记得牢,会运用。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我请一个孩子做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词。先请了徐一凡,他的声音不太响,而且语速偏快,但读得很准确,大家都跟着他的语调读。待他带大家读完,我逗他:“真是一位理性的老师,很冷静!”顿了顿,接着说,“我想再请一位富有激情的老师带大家读!”顿时小手如林,尤其是那些平时就较为活泼的孩子,更是跃跃欲试。点了崔顺佳,聪慧的她,脆生生地放声读着,孩子们也跟着她读得抑扬顿挫,好听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虽只是读词语,却也能让人听得有滋有味。读完了,我忍不住夸赞:“果然好老师能教出好学生!”孩子们会心一笑,再看崔顺佳,脸上开出了一朵花呢!
这样的课堂,学生生命得到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语文自主实践,学生学习享受优质服务,学生真切感受语文成长,师生双主体和谐共存,彼此分享精彩语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