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学校首页-天山>学生频道--天山>正文

校园概况

课堂中的生活化美术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14-01-10阅读次数:183

课堂中的生活化美术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借助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和活动体验。为此,笔者就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问题谈点浅见。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表演、变魔术等等。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认知特征。二是生活情境要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三是生活情境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四是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发情境资源。下面以《头饰设计》为例,浅析生活情境是怎样创设的:以前在教《头饰设计》一课时,我拿出精心制作的范作,让学生观察分析头饰的结构、式样、制作步骤,没想到学生对此漠然置之。于是我查找问题根源,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创设生活情境方法导入。我出示若干不同类型头饰,师生进行情景表演的游戏,拿到头饰的学生要说处它的特点、类型与之有关的背景等。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然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生活情境的创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了“在玩中学”的乐趣。

2.提出问题 引导启发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目标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进行想象、进行创新;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设疑与与释疑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经过实践,总结出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一、要问题要以生活为切入点,点拨学生的经验感受;二、问题要循序渐进,有一定的探索性;三、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创新。例如在教学生怎样设计头饰时,问:头饰是做什么用的?谁来用?在设计头饰时会考虑哪些问题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设计什么样的式样;怎么装饰得漂亮;选什么颜色;大小是不是合适等。然后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种自问自答的方法有助于使知识技能更加深刻,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这一环节对创设情境和自主表现两大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