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 感知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2.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循情——读词悟句
1、读词。(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组词语)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深深感谢 春雨点点 恭恭敬敬
2、读句。(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同学们会读得更好)
①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________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_________。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________,恭恭敬敬地____的故事。
②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向他行礼。
3、设疑 :40年前的小学生是这样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的,而40年后的刘绍棠已经年近半百,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
二、探文——读文悟理
1、自读,三到五自然段。
2、交流,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三、入景——读图悟景
1、读图。(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田老师的语文课,我们一起和作者走进这引人入胜的课堂
2、交流。抓住:身临其境、发呆、捅、才、惊醒等词语
3、齐读第五小节。(这就是田老师的课堂!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五小节)
4、介绍作者(也正是这样的痴迷劲,使我爱上了语文,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设计意图:文章读懂了,道理弄清了,但孩子并不一定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的课堂离我们的孩子是遥远的,而且学生们对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作家,并没有多少深刻的了解。于是,我在学生读文明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读图,安排学生自读有关作者刘绍棠的事迹。并期望孩子们也能在读图的过程中走进田老师,也能在读“人”的过程中走进作者刘绍棠。)
四、入境——读恩悟情
1、引读。(田老师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这些故事就像是阳光,就像是雨露——滋润着我,感染着我!至今,我还深深怀念着田老师那富有诗意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