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五上备课(《师恩难忘》)

发表时间:2015-09-22阅读次数:762


课 题

《师恩难忘》

课 型

新授

课 时

2

教 学

内 容

简 析

《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教学时,宜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学 情

分 析

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老师有关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近,学生不难理解,所以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重点:★    

难点:△

知识

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

与方法

 

△★感知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 学

 资 源

 准 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回顾整理与老师之间的故事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我的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
、指名作答。
3
、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前用聊天式的语言与学生们畅谈心中的好老师,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心情,也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全文
1
、自学生字词。
自由读。指读,齐读。
2
、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
、学生通读课文。
2
、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
、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
、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
、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2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3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1.检查预习,识记生字、朗读课文。重点关注“歇”、“滋”的正确书写。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4.质疑交流。预设关注: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全班协商确定本节课研究问题。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协商确定本节课研究内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四、交流分享、学会方法

1.为何作者要列举这样一件让自己念念不忘的事?先来看看这个故事。

2.指名读课文。

3.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4.故事与小诗有什么关系?对于刚人学的孩子来说,这故事有意思吗?从哪儿能看出?

【设计意图:理解“戛然而止”、“娓娓动听”、“身临其境”的意思,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老师的魅力。】

5.总结写法:作者为了写清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不但用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语直接写出,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衬托出来了。这个方法值得学习、运用。

 

作业

 

设计

基础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拓展作业:和同学交流一位你印象最深的老师

板书

设计

师恩难忘

春雨点点     滋润着我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 感知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2.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循情——读词悟句

1、读词。(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组词语)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深深感谢      春雨点点       恭恭敬敬

2、读句。(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同学们会读得更好)

①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________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_________。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________,恭恭敬敬地____的故事。

②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向他行礼。

3、设疑 :40年前的小学生是这样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的,而40年后的刘绍棠已经年近半百,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

二、探文——读文悟理

1、自读,三到五自然段。

2、交流,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三、入景——读图悟景

1、读图。(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田老师的语文课,我们一起和作者走进这引人入胜的课堂

2、交流。抓住:身临其境、发呆、捅、才、惊醒等词语

3、齐读第五小节。(这就是田老师的课堂!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五小节)

4、介绍作者(也正是这样的痴迷劲,使我爱上了语文,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设计意图:文章读懂了,道理弄清了,但孩子并不一定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的课堂离我们的孩子是遥远的,而且学生们对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作家,并没有多少深刻的了解。于是,我在学生读文明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读图,安排学生自读有关作者刘绍棠的事迹。并期望孩子们也能在读图的过程中走进田老师,也能在读“人”的过程中走进作者刘绍棠。)

 四、入境——读恩悟情

1、引读。(田老师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这些故事就像是阳光,就像是雨露——滋润着我,感染着我!至今,我还深深怀念着田老师那富有诗意的课堂——)

 

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那个时候,我还不满6岁,可是田老师却引我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很多年过去了——)出示: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2、回读。(正因为这样,四十年后的作者当再见到田老师时,他还要——)出示: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3 交流。(现在谁说说,40年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

4、小结板书。这就是田老师给我的教诲之恩,它使我终身难忘,正如文章中所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板书)

 

 

 

 

 

 

 

 

 

 

 

 

 

 

作 业

 

设 计

基础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册

拓展作业:

为老师制作一张手工卡片,写上想对老师说的话

板 书

设 计

师恩难忘

春雨点点     滋润着我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上千个故事      引人入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检 测

 

分 析

检测形式及人数

 

 

 

检测内容概要

 

 

 

检测效果分析

 

 

 

 

教 学

反 思

亮点采撷

 

 

 

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