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的课堂评价的意义
教育评价作为保证教育活动实现并增加其价值的一种有利的机制,它的作用正在被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所重视,无论是在学生学业成就评估领域,还是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评价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信息反馈等多种功能,正在被进一步开发。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学评价的特点,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成功。
二、有效地教学评价策略
1、口头评价——有感而发
学生既是课程评价的客体,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因为说到底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它的价值是否得到实现或者更好的实现,只有通过对学生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后才能得出。而过程性评价是最随时直接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头评价”。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你真棒”、“你说得很好”“好极了”等这种泛泛的评价已经不多。更多的老师口头评价注重及时性、针对性、激励性、发展性,评价的内容涉及了知识的掌握、学习方法、遵守纪律等方面。除此之外,更多地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探究等等多方面。例如: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你们小组配合得很默契;她记录的非常详实而且绘出了简易的图画;你的预测很大胆;等等。再例如:对实验不认真的学生说:“你的方法独具匠心,能把它付诸实践就更好了”;对朗读资料的学生说:“查阅资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你能变成自己的话表达就更好了”。伴随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即通过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这样,施者——实施激励有据,受者——接受激励光荣,听者——心悦诚服有所启迪,把爱、关怀、期待蕴含在口头评价中,极大的唤起和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体态评价——润物无声
科学教学中老师们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体态评价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有浓浓的人情味。女老师们的眼神激励自然亲切,赞许的眼光、默许的点头、真心的微笑,让孩子如沐春风。而男老师们诙谐、幽默的评价,拍拍肩膀、竖大拇指、还有赞赏的握手,更极大了拉进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这种具有良好习惯导向性的鼓励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身心俱振,架起了沟通师生间的桥梁。
3、实物评价——直观激励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实物的鼓励,让他们看得见、摸得到,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些与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有机结合的形式,富有直观性和激励性。
4、全面评价——着眼发展
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方法、行为习惯养成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生活、会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