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合作教学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5-09-28阅读次数:595
 

合作教学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在近一年的教学研究中,我们体育组的老师们以美国运动教育模式理念为依据,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针对合作教学进行研究,研究生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指导、评价、监督等,同时以“微课”、“合作竞争”等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合作学习必须要有四个要素和环节;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二是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三是要有巡查和指导;四要有检查和评价。

第一步,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目标分解得越细致、越具体,产生的内在动力就越大,效果就越好,效益就越高。基于此,在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时,一要给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让学生明白通过合作学习后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达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样以来,才能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的,学有动力,学有次序,学有实效。

第二步,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任何一项任务的完成第一要素都是时间。没有时间的保证就没有效率的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就是追求高效的理念。有效利用时间是效率,盲目消耗时间是浪费。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务必要保证每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一是要限制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二要给予学生和各组整理小结的时间。

第三步,巡查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如何,教师必须要有巡查和指导。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巡查和指导,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在检查中给学生以督促和“警示”,使合作性较差的同学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第四步,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交代完自学任务和要求之后,要安排专门的时间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整体普查(一般时间不允许),也可以是抽查,或者学习小组内互查汇报,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引导和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节选两个教学课例,向领导老师们进行汇报:

教学案例一:

角色分工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分工是指在一堂课中,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给学生分成不同的任务角色,每一个任务角色,都有着自身特殊的任务要求。最近一个月的足球教学中,我特定了两个任务角色,即每组的队员中都要选出本月的体能教练和总教练。体能教练主要负责带领每队队员进行热身活动,体能达成阶段的练习任务,以及最后的放松活动。总教练主要负责课中的技能学练部分(主要是安排组内队员按教师安排的任务要求进行技战术的练习及比赛)。当然在这整堂课中主要的负责人是总教练。

在实施过程中初步的人选很重要,总教练和体能教练要根据学生们的推选和教师的认可才能成功当选。其次就是提前培养他们不同角色的工作能力,包括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前的技战术学习掌握能力、组织能力等。最后就是课堂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的初期因为学生个人能力的差距,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能力强的教练们,能够顺利的组织自己的队员完成学习任务,而能力稍差一点的教练们则不能顺利地完成,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指导帮助。但在试用了几节课后,在各教练的带领下,每组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近一个月的尝试,我发现学生们已经适应了这种课堂学习的模式,同时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们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促成了教练员们提前合作学习的习惯,乐于帮助同学的习惯,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了课堂学生们学习参与积极性,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从中体现了我们课改以来提倡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教师在课前也学要准备大量的工作,今后我会继续深入地研究下去。

教学案例二:

合理分组在合作跳绳中的有效性

最近在学习了合作教学策略之后,我就有意识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主要在合作跳绳课中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合理的分组。

根据商校长上次培训会中提到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合作学习采取的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即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具有差异,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各组之间,为了体现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应该尽量保持一致。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并非“强强联合”,即并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而应该是“互补”的,从而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在四年级的合作跳绳“时空穿越”一课中,我按照上述原则进行了分组。具体做法:首先、先进个人跳绳的检测,通过检测了解了学生们的跳绳水平。接着在两人分组中我根据班级男、女生的比例尽量做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一组。在能力水平差异上,尽量做到水平高的带一个水平差的,水平中等的就结合为一组,以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完成两人合作跳的练习任务。同时为最后的六人一组的时空穿越比赛做好铺垫。在接下来的练习时间内学生之间相互商量、讨论,进行尝试练习,分别找到了两人合作跳的最佳方法。例如:有一组学生,女生自摇自跳很好,穿越也很好。男生自摇自跳很好,穿越差,他们的最佳搭配就是男生自摇自跳带女生穿越。两人在练习过程中积极的投入,配合得很好,跳的个数多,练习的强度也大。这样的分组使得整体水平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在接下来的六人一小组练习时,也使得每个组的学生水平基本接近,既增加了学生们练习的信心,又增加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性。体能练习的强度也是非常大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满头大汗。尤其是练习过程中,起到了小组内的相互帮助,示范、指导,小组间的竞争、监督、评价的作用。最后的比赛结果各组间的差距也不是很大。以前课堂分组是教师一句话:“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会出现孩子们喜欢和谁一组就和谁一组,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两极分化太大,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有的学生甚至连任务都完不成。

综上所述,合理的分组,在合作跳绳课堂教学中是有效的,也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