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搜集资料的途径指导

发表时间:2015-09-24阅读次数:1193

搜集资料的途径指导

 “今天我们要回去搜集资料……”话音未落,班里孩子们就“啊”了一声,各种不情愿的表情出现在他们的脸上。如果还是新教师那会儿,我一定对他们的表现火冒三丈。不过带了这些年高年级的孩子,我很清楚他们只是在我面前比较放松,乐意把最真实的情绪表现给我。更何况作为班主任,我特别清楚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接受“搜集资料”的作业,来自于各位老师各个学科各种主题。时间久了任务频密了,热情自然降低,积极性也削弱了。虽说搜集资料有多种形式,但最后他们可能还是选择上网搜索打印出一大叠资料来。毕竟这是最快完成作业的办法。

作为老师,我更喜欢做他们的协助者和大朋友,因此在布置任务之前,我就想到了他们完成任务的总量和问题解决的办法。所以也费了一番心思,到底怎样才能化繁为简,合并同类项呢?这一次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山美版品德与社会六上教材第8课《丰富多彩谈饮食》。搜集世界、民族和青岛的美食图片、故事、特点介绍等。虽说学生也可以去调查到很丰富的资料,但终归是纸上谈兵,最重要的是这些资料仍然和学生们的生活有一段距离。正巧我们语文习作2和习作5当中都涉及到了青岛的特色美食,而且当时我们就是在每人制作一道美食的实践活动之后撰写的习作。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把他们的习作就作为一项丰富的资料来交流呢?于是我平心静气地告诉学生们搜集资料也可以从自己以前写过的作业中寻找。并由此启发学生,想想还能怎样省力又高效地搜集资料?学生马上想到了当时搜集“神舟”十号的资料时,语文书上的《钱学森》一课就帮了忙;六上品社课的《春天的故事》《盛开的紫荆花》一课搜集资料时,五年级的课文《在大海中永生》恰是很好的素材,并且当时为语文课搜集的资料正好可以再次利用,我也趁机提到了“资料本的建立是一种好习惯”;展望下一阶段的学习,《重走丝绸之路》与当年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也有重叠之处,五年级时学习的品社课《从烽火狼烟到电子邮件》的调查资料可以再次利用到六上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大家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是呀,做事情要认真,但是更要讲究方法,不能因为学科众多事物庞杂就手忙脚乱、无法应付。而这次资料准备,相信因为出自于亲自动手,课堂交流时,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想关也关不上啊。

因此我们在品社课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时,也不妨启发学生,资料也可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成果。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目的不也正是如此吗?只有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理清脉络、融会贯通,才是真正的掌握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