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5-10-07阅读次数:2600

智慧广场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青岛太平路小学    王隽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2.通过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体验重叠问题建模的过程,并初步感知数学的严密逻辑。

3.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身边的数学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重叠时,应从总和中减去重叠部分,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使学生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展板、课件、电子书包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脑筋急转弯,比比谁的脑子转的最快?

有两父子一起去看电影,他们可能买了几张票?

A  4张      B 3       C 4张或3

谈话:到底谁对了呢?这里蕴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上一节有挑战的数学思维课。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

出示情境图:


谈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个人?

学生列式解答: 10+9=19(人)。

追问:果真就是19人吗?来看看具体情况(放大出示两个名单),你有什么发现?

谈话:哪些人重复了? 重复是什么意思?

预设1:李明、王强、赵刚、张小帅这四位同学重复参加了活动。

预设2:重复表示这4个人既参加了小记者活动又参加了小交警活动。

到底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呢?让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重叠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借助知识的冲突,研究重叠问题成为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需求。

二、借助经验,探索方法

1.明确要求,合作探索

谈话:大家喜欢看奔跑吧兄弟吗,其中最精彩的环节是什么?下面我们先来做个摆名牌的游戏。

出示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摆名牌,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两个小队的队员及重复参加活动的队员。

2)比一比,看谁摆得最清楚。

学生合作摆名牌,教师巡视。

预设1:学生不能摆出两个小队的名牌。

预设2:学生能把重复参加的4人摆在中间。

学生展示交流、评价。

引导学生认识把重复参加的4张名牌摆到中间,看起来就更清楚。

    2.数形结合,说图明理

追问:谁来具体指指哪些同学是小记者的?小交警的?哪些是重复的?

学生指一指。

谈话:这样指一指我们看的就很清楚,他在指的时候用了什么好方法?

预设:圈一圈指的非常清楚。

谈话:同学们也来圈一圈,试一试吧。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展示各种不同圈法。

预设1:学生用三个圈圈画,没有重叠部分。

预设2:学生画两个圆形圈画,有重叠部分。

全班交流,学生评价不同圈法,感受韦恩图的优势。

谈话:同学们虽然圈的形状不同,但都可以看成一个集合,用重叠部分来表示重复的人,这样就把信息表示的清清楚楚,真是了不起!

小结:介绍韦恩图。

学生指图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追问:从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衔接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历韦恩图的创造过程,初步体会分类、集合的思想。

三、教师引领,优化方法

谈话:我们画图整理好信息,要求参加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10+9-4=15(人)

追问:10+9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4呢?

追问:如果重复参加的同学有5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几人?6人呢?重叠的部分还可能是几人?

学生列出算式,全班交流。

谈话:重叠的部分最多有几人?怎样列式?这时两个圈的位置是怎样的?

预设1:小交警最多有9人,所以不可能有10个人重复参加。10+9-9=10(人)

预设2:现在是大圈套小圈,说明参加小交警同学的全都参与了小记者活动。

追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想一想解决重叠问题可以怎样列算式解答?小组内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总结方法:总和减重复部分等于实际数量。

谈话:再来想想课前脑筋急转弯,正确答案是什么,你能解释一下吗?

【设计意图】通过重叠部分数量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几集合图,并列出不同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解决重叠问题的一般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

四、自主练习,应用方法

谈话:看来重叠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进入“数学欢乐岛”,感受快乐。

1.基础练习:四年级一班订《开心学堂》和《探索历史》两种杂志,每人至少订一种。其中订《开心学堂》的有25人,订《探索历史》的有27人,两种都订的有10人。全班有多少人?

2.提高练习:

1

井深多少厘米?

2)儿童节文艺汇演中,跳舞的有14人,合唱的有30人,参加这两项演出的一共有35人。两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找准解题关键,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建模价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综合练习:有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请你用这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平面图形,拼好后图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是多少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分层设计由易到难,力求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解决重叠部分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五、回顾反思,感受价值

1.谈话: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上总结。

2.我们再来回顾学习的过程

小结:重叠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那时我们就是老朋友了,让我们与数学共同成长。

【设计意图】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体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
上一条:数数下一条:找找周围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