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虽然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对于好学生、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参与的机会比较多,往往会扮演组内的主角,对于那些能力弱、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就成了听众,长此以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合作学习不能排斥个人独立的学习,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学课有其独特的课堂分工,例如:讨论生成的小组长负责分工和组织讨论、化解矛盾;实验器材保管员负责领取和保管教师下发的实验材料;记录员负责实验过程的书面记录,汇报员则作为本组的主讲人汇报学习成果等。课前小组合作预习所学的新知,有目的的分工,进行工具的准备和资料的收集。 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认真研究材料的导电性,两个同学动手连接小电路,一个同学拿着笔在旁边认真的看,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还有一个同学适时地在旁边拿出各种所需的材料。电路检测器连接完毕了,一检验发现小灯泡不亮,于是四个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出现在哪里,一起动手试验。
我想这是科学课中最让人欣喜的情景了,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享受收获的喜悦。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现了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形成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局面。
分组为学生的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应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同时,分组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使组内集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为了避免少数优等生主宰整个小组,甚至全班的学习的情况,因此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等。实验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比如这一次在研究材料的某一个特征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十种材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这个学习任务中轮换分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