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红星歌》-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5-11-23阅读次数:564
 

 

教学目标

1 能够记住并哼唱歌曲主旋律,感受进行曲式的风格。

2 听辨歌曲段落的划分,并体会情感的变化。

3 知道歌曲演唱方式歌曲出处。

4. 感受战争年代的革命少年对党和领袖的无限爱戴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一、导入

1、听《共产儿童团歌》进教室

2、简单介绍:我们少年先锋队在解放前就叫做共产儿童团,你认识这几个著名的共产儿童团员吗?

3、图片出示:海娃、王二小、潘冬子说说他们的英雄事迹。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潘冬子的英雄事迹。

4、介绍《闪闪的红星》

潘冬子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小主人公,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勇敢的孩子,积极参加红军,顽强的与土豪劣绅斗争,最后他戴上了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今天,让我们随着潘冬子的脚步,一起感受在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的英雄事迹。

5、出示课题:《红星歌》

二、欣赏A乐段,感受进行曲体裁

1、聆听:这段给你怎样的感受?雄壮、有力

2、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一段?

学生用基本踏步来表现,有的学生加上敬队礼,举旗子等动作)

3师:同学们为什么用这些动作来表现这首歌呢

生:我感到音乐很有力,我觉得这首歌的节奏很整齐,很像有很多人在踏步。

4二听音乐,踏步感受

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踏上整齐的步伐,去体验我们的小英雄潘冬子戴上闪闪的红星时激动而自豪的心情吧!

5、演唱A乐段

6、对比附点聆听

老师今天把《红星歌》,稍微改动了一下,大家来辨别一下,哪种更有气势。

有附点会使歌曲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朝气,表现了潘冬子及和他一样的小红军战士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同时增加了音乐的跳动感。没有附点则显得很平淡,力度不够。

7 这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我们知道这首歌要唱的坚定有力,但是只用附点节奏来表现是不够的。那么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一个能表现这样情绪的记号---------重音记号!

9、我们加上重音记号演唱一下,看看是不是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呢?

10演唱A乐段

11、不同形式演唱

12、总结进行曲特点

三、聆听B乐段

1、完整聆听全曲,区分歌曲的ABA

2、欣赏B乐段

潘冬子在红星的照耀下,顺利的完整了一个又一个任务,那他有没有遇到困难,又是谁帮他指明方向?”

3、听音乐,划旋律线

4、模唱B乐段

4、你觉得这一段男声的音色适合还是女声的音色适合?为什么?

5、这一段在演唱方式唱有没有发生变化?

合唱

6、你觉得这一段变成合唱好还是齐唱好?为什么?

四、完整聆听全曲,感受段落划分

1A段踏步,B段画旋律线或摇晃身体的方式,感受段落划分

2、男女生分角色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聆听不同版本的《红星歌》

2、欣赏这部电影中另外两首著名的音乐片段《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

3、小结:“在音乐声中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年代小八路的勇敢与坚强,希望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都要有这种勇气和决心!”并伴随音乐律动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