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发表时间:2016-05-13阅读次数:404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山东省青岛太平路小学

【策略名称】创设情境  引发思考

【适用范围】“创设情境,整体回顾”环节

【理论依据】

《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张扬个性,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学生应当是课堂一切活动的主人,也是数学复习课的主人,因此,作为复习课老师要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改变复习课以往的枯燥无味,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能够引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才能让学生积极投身到复习课中。

【策略描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内容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体现互动和热情的教学,可使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并可激发其创新的潜能。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为此,教师应适当创设相应的适合的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实施有效的教学。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教学策略,是创设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学生在一连串数学问题的引领下,引发思考,自己回顾整理出要复习知识的框架与板块。

1.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不陌生和抽象。另一方面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具体、鲜明地反映一些实际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2、创设能引发思考的问题情境。

所谓引发思考的问题情境,是指提供的材料中包括复习内容的全部信息,而非部分信息。使学生将多种知识再现,并将情境贯穿于练习题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典型案例】 

下面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的整除》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植树节是哪一天?

学生:312

师:今天我们就老复习数的知识(板书:数的整除)

2.  引发思考,整理知识

1)引导学生归纳整除、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师:看到123,你都想到了哪些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

1:整除的概念

2:约数和倍数,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2)通过游戏,复习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请你用手势表示出每组数中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并说说你的理由:4  16  27  28  44

生:偶数奇数的概念

    通过偶数奇数可以复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时复习能被35整除的数的特征。

师:11  13  2  21  23   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

3)造句游戏

师:语文课上我们学过造句,今天我们在数学课上露一手,好吗

出示    ①约数   倍数公约数  公倍数  ②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③互质数  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片段评析: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本节课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获得一般的解决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数学情境中感受到数学自身的魅力,能够深入引发学生思考,整理出“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了解数学的价值,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自始至终都没有以一个“裁判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讨论的过程,但不控制学生的讨论结果,使复习课上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