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抢吃萝卜-直行与转向模块》课后反思

发表时间:2016-05-16阅读次数:417
 

一、 目标达成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合作, 初步认识“直行”与“转向”模块,会使用“直行”与“转向”模块编写简单的程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编写程序的一般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端正游戏态度,正确认识游戏。

本节课在知识目标达成方面,学生基本能够认识直行与转向模块的作用,以及通过修改设置参数达到初步的应用效果。在编写程序方法方面,仅仅是简单的概括和介绍了分析图形—梳理步骤—编写程序的基本步骤,忽略了编写程序后,检验程序—修改程序的方法指导。同时,学生在大体了解基本编程步骤的情况下,缺少有效练习进行巩固,学习效果相对降低。本节课以游戏为主线,所以端正游戏态度,从游戏中汲取对自己有利的经验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情感目标基本达到。

三、问题及改进措施

1.直行模块部分,“直行200”,最初的设想是,学生在之前了解直行模块直行速度范围是“-100100”的前提下,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路程=速度x时间,进行直行模块中速度、时间的设置。但是,学生在上课尝试的过程中,学科知识之间的跨越过大,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出现将速度选框中直接出现200,或者时间直接设为200的情况,而在此时,老师没有给出明确的语言上的指导和引导,导致学生处理知识时出现较大问题。

在课后,吸取听课教师的意见,我觉得可以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1.直接向学生出示数学公式,教师让学生明确路程200的时候,通过设置速度和时间,完成练习。2.为机器人的速度和距离加上单位,因为机器人中,对于机器人直行速度没有明确定义,可以人为的加入如步/秒等单位,布置任务直接布置:机器人前进的距离是100步,让学生有明确的度量感知,先处理数学问题,再来进行机器人的尝试,让学生有目的操作。

3.在进行直行模块与转向模块设置对话框进行对比的时候,对学生的回答缺少有效的引导,导致该部分学生回答五花八门,浪费时间较多。可以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引导词,如:他们速度范围都是?都与哪些设置选项?等等,以此引导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做出回答。

4.学生在巩固练习部分初步尝试编写完整的程序,总结编写程序的一般方法后,因为时间关系,缺少一个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方法的运用。在将前部分进行精简的前提下,将未进行的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从而达到深化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