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海豚一直以来被人类所喜爱,它不仅身体外形漂亮、可爱,而且能很快学会人类教给它的一些本领,有的甚至还能在海洋中帮助遇难的人类。那么,海豚为什么相比其他动物要聪明很多呢?为什么它没有翅膀却能在海中飞跃疾驰?为什么有些海豚会集体搁浅自杀?为什么有人说海豚可以终生不眠,难道它有超能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研究过程
研究小组所有成员一起讨论商定研究课题,然后由组长将研究内容分工,所有组员各自调查学习、搜寻资料,并定期碰头汇总。最后由组长出具研究报告。整个研究学习过程,指导老师监督指导。
三、研究方法
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书籍等获得文字资料。利用假日到极地海洋世界和海底世界实际观察海豚,并向海豚饲养员咨询相关知识。
四、研究成果
(一)海豚的简介及外形
海豚 (学名:Delphinidae)是与鲸鱼和鼠海豚密切相关的水生哺乳动物,大约于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进化而成,广泛生活在大陆架附近的浅海里,偶见于淡水之中。各种海豚的长度从1.2到9.5米,重量从40千克到10吨不等,主要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中国沿海已知有18种海豚。
海豚是小到中等尺寸的鲸类。体长约1.5-10米,体重50-7000公斤。雌性通常比雄性大。多数海豚头部特征显著,由于透镜状脂肪的存在,喙前额头隆起,又称“额隆”,此类构造有助于聚集回声定位和觅食发出的声音。一些海豚虽有额隆,但喙部较短,隆起的前额仅勾画出方头外观,多数海豚的体型圆滑、流畅,有钩状弯曲的背鳍(也存在其他形态)。某些海豚体表有醒目的彩色图案,另一些则是一致的图案色彩。
(二)海豚的生存习性
海豚在所有海洋和部分河流都有发现,它们一般生活在浅水或至少停留在海面附近,不像其他鲸类那样长时间深度潜水。有些海豚是高度社会化物种,生活在大群体中(有时超过100,000头个体组成),呈现出许多有趣的集体行为,成员间有多种合作方式,一个例子是,这些海豚群有时会攻击鲨鱼,通过撞击杀死它们。成员间也会协作救助受伤或生病的个体。海豚群经常追随船只逐浪前行,时而杂技般的跃水腾空,景象蔚为壮观。海豚成群在海上跳越这是海豚的一种点名式,表示“出发了”和“回家”两种信号;而且如果它们保持一定速度和规律跳跃前进,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三)海豚的捕食
海豚最喜欢吃鱼及鱿鱼, 虎鲸也捕食哺乳动物,比如其他鲸类、鳍足类以及鸟类和大鱼。海豚每天会吃的份量约是体重的百分之四至八;它们约重二百公斤, 所以每天进食约十五公斤的食物。
海豚靠什么捕食?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有人做试验,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搅浑,它们也能迅速、准确地追到扔给它的食物。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据有人测验,海豚的潜水记录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潜水衣,只能下潜20米。至于它的游泳速度,更是人类比不上的。海豚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海豚的演化。
(四)海豚的睡觉方式
海豚似乎永远不眠不休地四处游动。海豚是哺乳类动物,原先栖息陆地,后来又回到水中生活,用肺呼吸。若它们在水中持续睡觉,海豚将因无法呼吸而死。难道它们真的不用睡觉?若会睡觉,它们是睡在陆地,还是睡在海中呢? 其实若我们能够细心观察海豚一段时间,便会发现它们在游泳时,有时会闭上其中的一只眼睛。经调查它们的脑电波得知,它们某一边的脑部会呈睡眠状态。即是,它们虽然持续游泳,但左右两边的脑部却在轮流休息。
(五)海豚的跃出水面的原因
以色列科技学院和美国专家在海豚生物学实验期刊发表研究结果,经由生物化学和流体力学,对海豚与其它鱼类所做的研究发现,为何海豚会跳出水面呢?并在空中旋转?理由是为了甩掉身上的寄生虫,研究发现,海豚在水中时,受到阻力较大的影响,旋转并不明显,一旦跳出水面,空气阻力比水要小许多,海豚可以在水面,以每秒6公尺的速度旋转。根据研究,海豚在进行跳出水面的动作时,身体会感觉不舒服,不过,可以因此摆脱身上的寄生虫。事实上,寄生虫对海豚造成的影响相当大,严重的会导致海豚生病,专家在研究鲸豚类生物搁浅在海滩的成因,寄生虫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