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6-05-18阅读次数:449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太平路小学  于文文

一、导入

1.图片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两幅图片,你知道他是谁吗?——花木兰

木兰前后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他替父从军

书写板书(木兰从军)

师:齐读课题。

2.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板书:女英雄)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了不起的女英雄,走进木兰从军的故事。

二、字词巩固

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朗文,把字音读准确,读句子读通顺。听清老师要求的同学开始吧。

1.生词。都读好了,敢不敢来接受生字大考验?(谁能带领大家读?)

2.去掉拼音,你能读好吗?(请这一排接龙来读)

3.其他同学也想来读,那我们请同桌一人读一行,全都读好的同桌请马上坐好。

4.真棒,这里有两个多音字你们都能读准确了。燕  将(记住这个秘诀,你就一定能做对练习纸上第一题,敢不敢试试。秘诀是——)

5.指导写“将”字,书写。

三、初读理解

1.师: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哪儿看出木兰是位女英雄?

生:“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评价:你读书很仔细,抓住木兰心里想的来感受木兰形象。)

师:“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忧”是忧愁、困难的意思,那“分忧”是什么意思?——分担忧愁,帮助解解困难。

2.师:那么,当时的国家面临怎样的困难呢?“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国难当头

师:当时的家又有什么忧愁呢?——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3.朗读感悟

师:真是前有国难,后有家愁,木兰此时的心情是——焦急万分。

师:焦急是什么意思?——是很着急。“焦”下面有一个四点底,心里着急地像火在燃烧一样,多着急啊。而这里“焦急万分”更是说明木兰的心情非常着急。那我们就要带着木兰那种焦急万分的心情来读这句话。谁来试试

师:你不但读出了木兰焦急万分的心情,还把国忧家难这些重点词读好了,看来这样就可以读好文章。谁再来试试?

四、精读感悟

师:木兰为国为家分忧的心情,你们都体会到了。当木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一开始家人同意吗?——不同意——你从哪个词知道的?——“说服”。

1.四人小组合作,分别饰演木兰、父亲、母亲(老的老,小的小,都不去,)和弟弟来劝阻木兰,木兰又会怎样来说服家人?再把它写在课堂纸上。

一、为家,对父母尽孝

二、为国,为国家尽忠

2.其他小组没有展示,就把你对木兰为国为家分忧解难的优秀品质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好吗。

3.我听出了你们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而从军时她的表现更令人敬佩。自己来读读第三自然段,你又从哪儿感受到木兰是位女英雄?——“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师:再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木兰披上战袍,过燕山。(他已经学会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来读书。)

师:借助图片,这就是黄河,河面宽广,水流湍急。这就是燕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

“披战袍,跨骏马”,此时她就像一位英雄(出示图)。

师:看到这样的木兰,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她。

师:你能想象着画面来读好这句话吗?

如果能加上重点词就能读得更好了?谁有信心能读好?

5.木兰就是这样英勇无敌,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二年后,“木兰胜利回乡后,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对比图,突出“竟”字)从这个字你体会到将士们什么心情?——吃惊、惊讶、将士们对木兰更加敬佩。

6.小结:是呀,知道了为国为家,替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竟是位女子,不光战士们,我们也对木兰更加地敬佩。此时此刻,你想对木兰说些什么呢?“花木兰真是一个    的女英雄。”  

五、作业

《木兰从军》的故事也流传千古,家喻户晓。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根据这个故事而创,课后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查清字音,诵读古诗。

六、板书

         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赫赫战功

          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