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一版块(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教材的设计注重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对各知识点进行沟通和联系。同时为后续学习做好迁移准备,这部分知识是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因此,注重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总结,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最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学习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回顾整理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沟通知识的练习,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领回顾
课前播放有关《100以内数的认识回顾与整理》的微课。
师:同学们,前面在微课中,我们已经回顾了有关《100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根据你填的反馈单,谁来说说分为哪几个部分?
生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把它分为数数、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和比较大小这四部分,同学们跟我分的一样吗?(学生拿着自己的反馈单投影展示并交流)
生:一样。
师:嗯,老师也看了大家的反馈单,这几部分大家分的都是一样的,有数数、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和比较大小这四部分。(教师边说边板贴)
【设计意图:微课引领学生再一次回顾知识,通过交流展示反馈图来了解学生是否对这部分知识有更清楚的认识,是否能对知识进行准确的分类整理。】
二、梳理归网 主体内化
(一)数数。
师:那我们先来看数数这一部分,在数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生:数数的时候要按顺序数,不要漏掉。
师:那我们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图中总共有多少个同学呢?怎样数?
生1:我想一个一个数。
生2:还可以两个两个数。
生3:还可以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一个一个数,那我们一起来数数看。
生:1、2、3、4、5……18。(课件演示数数的过程)
师:看来数的时候,我们最好?
生:数一个、划一个。
师:还可以两个两个数,我们再来数一数。
生:2、4、6、8、10……18。(课件演示数数的过程)
师:也是18个,跟我们刚才数的一样。刚才还有同学提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我们看,十个十个数的时候,我们需要?
生:数十个,圈起来。(课件演示数数的过程)
师:剩下不足10个的,我们再继续一个一个数下去。我们看,数数的方法可真多呀!在同学们的反馈单中,老师选了一些同学们出的题,我们来看这是于振轩出的题。你会填吗?
生:11、13、15、17、19、21
师:对吗?
生:对。
师:于振轩那请你来说说为什么出这道题?
生:我想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单双数。
师:真不错,那同学们能继续数下去,数到51吗?
生:23、25、27、29、31…… 51。
师:看来同学们对单双数这部分掌握的不错,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几道题,先让出题的同学来说说你为什么出这样一道题,然后根据同学的回答来评判一下吧!
生1:我想考考同学们对5个5个数数是不是学会了。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生2:这个题我是想看看同学们10个10个倒着数掌握了没有。
生3:这个题也是想练一下同学们单双数。
师:嗯,看来对于同学们出的题,大家都能准确掌握,你觉得他们出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们出的题很好,里面有数数的方法,而且还练习到了单双数,找规律这种题我也会做了,只要找到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几,就能找到规律。
小结:嗯,你看,我们学会了知识,就要会用。
【设计意图:在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同的数法,因此在复习中,要先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有序地引导学生整理出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出题并解决,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写数读数。
师:老师用计数器摆出一个数,你能把这个数写下来吗?(用计数器拨出45),在你的学习单上写下来吧!
学生在学习单上写下数字。
师:谁愿意上来写给大家看。
学生上黑板写下45。
师:写的对吗?这个数怎样读?老师把读作写下来。
生:读作四十五。
师:那在写数读数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生:在读数时,不要忘记中间的“十”,45的4表示四十,所以不要落下“十”。
师:那根据同学提醒的,我们再来做几道题试试吧!在学习单上完成下面几个题。(课件出示)
学生完成学习单的三道题。
师:怎样写?(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生1:第一幅图写作50,读作五十。
生2:第二幅图写作100,读作一百。
生3:第三幅图写作42,读作四十二。
师:那我们看第三幅图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写完写作后,不要忘记画上算珠。
师:所以同学们要注意在做题时认真审题。看黑板你们跟老师写的一样吗?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数吧!
生:四十五、五十、一百、四十二。
小结:写数和读数时,我们都要从高位起。
【设计意图:巩固写数读数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同时注意读数是两位数的写法。】
(三)数的组成。
师:那45是怎样组成的呢?
生:45是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生汇报,师板书)
师:那50呢?
生:50是由5个十组成的。
师:那100呢?
生:100是由10个10组成的。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1:100是由100个一组成的。
生2:100还是由1个百组成的。
师:那100用计数器怎样表示呢?
生:在百位上拨一个算珠就表示100。
师:我们看到100,我们想到这学期学过一个新的数位“百位”,百位是从右边起的第几位呢?
生:百位是从右边起的第三位。
师:那谁还能介绍一下其他的数位:
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师:再来看42,谁来说说它的组成?
生:42是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师:接下来,老师来给大家写一个数字,99。你能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来描述一下99这个数吗?小组赶紧商量商量,看哪个组说的最精彩!
小组讨论交流。
生1:99是由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99比100小一。99是最大的两位数。
生2:99是最大的两位数,99加1就是100。99用小棒表示是9捆小棒和9根小棒,用计数器表示在十位上拨9个珠子,个位上也拨9个珠子,这两个9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师:我们来评评谁说的好?
生各抒己见说自己的理由。
师:刚才两个同学都提到99是最大的两位数,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
生:10。
生2:最大的一位数是多少?
生:9。
生3: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
生:100。
小结: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我们看,一个数字包含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同学们可真棒呀!
师:再过几天就是父亲节了,小明想跟着爸爸一起去看望爷爷,爷爷家住在绍兴路26号,他们在绍兴路的马路两侧看到了这样两块路牌,你知道沿着哪侧走才能找到爷爷家吗?(课件出示)
生1:我觉得沿着1-69这侧走能找到爷爷家。
生2:我觉得沿着2-68这侧走能找到爷爷家。
师:谁来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26是双数,2-68这侧的路牌也都是双数,所以我觉得沿着2-68这侧走能找到爷爷家。
师:大家同意吗?那我们沿着这侧走,怎样才能找到爷爷家呢?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生:2、4、6、8、10…… 26。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帮助小明找到了爷爷家。
找到爷爷家后,爸爸把车停到了停车场,你知道他停在几号车位吗?(课件出示)
生猜测。
生1:78号。
生2:87号。
生3:……
师:嗯,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师提示大家一下,停车场里的车位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那爸爸到底把车停在了几号车位呢?小组再来讨论讨论说出你的理由。
小组讨论交流。
生:爸爸把车停在了87号车位,因为把这幅图倒过来就看到了,是按照86、87、88……这样数的。
(课件演示图倒过来后的图片)
师:现在明白了吗?我们看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借助生活中的情景,把有关数数等知识串联在一起,发散学生思维,同时巩固知识加以运用。】
(四)比较大小。
师:那你能来比较一下黑板上这五个数的大小吗?45、50、100、42、99.将它们按顺序写在学习单上。
学生完成学习单。
师:(投影展示2中比较的方法)老师看了一下同学们做的,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42<45<50<99<100,第二种是100>9>50>45>42。我们以第二种为例,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师:为什么100最大?
生:因为100是三位数,其他的数都是两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师:也就是我们要先比较位数。位数越大,数越大。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贴)
然后剩下的两位数再怎样比较呢?
生:再比较高位,也就是十位,99十位上的数字是9,50和45、42十位上的数字是5和4,所以这几个两位数里99最大,然后是50,45,42。
师:位数相同时我们就要比较他们的高位。(贴)那高位相同时又该怎样比较呢?我们看45和42怎样比较?
生:十位相同都是4,就要比较他们的个位。5>2,所以45>42。
师:也就是高位相同我们再依次比较他们的下一位。
小结:这就是我们比较大小的方法,先比位数,位数相同比高位,高位相同一次比。
师:我们还学习了用数轴来比较大小。(课件出示)你能找到这几个数字的位置吗?
生描述数字在数轴上位置。
师:我们看,在数轴上,越靠后数越大,跟我们刚才比较的一样。
那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些表示数之间大小关系的词来描述一下这几个数吗?
生1:100最大,42最小。
生2:45比42大一些,42比45小一些。
生3:100比42大的多。
生4:……
小结:我们看,比较大小的方法有这么多,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比较大小是以“数数和数的组成”的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在数轴上找数,并且运用表示数大小关系的词来描述,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综合应用 整体提高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有关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让我们再来看看黑板,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梳理的过程,谁来说说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看黑板回顾。
生1:我学会了梳理知识的方法。
生2:我能够用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
生3:……
师:那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了,让我们来做个小测验吧!
学生做练习后,投影展示汇报交流。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不是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更加清楚了呢?整理的方法你学会了吗?今后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复习更多的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