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教学评价-植根于学生生活 打造高效美术课堂

发表时间:2016-05-19阅读次数:466

《美术新课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段描述充分说明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的美术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为学生生活世界服务的美术课堂是鲜活生动的,学生的生活世界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源泉。

美术源于生活。要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将生活世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感悟生活,感悟美……

一、表现生活,丰富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新课程

美术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去选择素材,处理教材,组织课堂。将美术与学生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活生生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真实的、鲜活的。我们的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技能传授,而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化生活学习,要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享受乐趣,放大生活,丰富体验,用艺术的语言勾勒出生活的丰富多姿,激发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到美术新课程中。在四年级美术《学画农民画》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的片断: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原汁原味的农民画,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讨论一下农民画中的花纹与色彩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研究讨论。师与生共同交流发现并解决问题。

师:你们在交流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花纹:生1:农民画的花纹是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动物等形象,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形象来打扮作品。(展示作品,介绍特点)

色彩:生2:色彩艳丽,对比鲜艳,具有喜庆的意味。

每幅画面都根据内容确定主色调,如红、黄、蓝、绿等,其他色则起陪衬、点缀作用。体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师点击多媒体,展示农民画作品介绍)。本课要让同学们知道农民画 是表现农民的日常生活的绘画作品,虽然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和装饰,但都是来自于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分析农民画作品就可以深入浅出的是学生自主发现画面中的场景装饰灵感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花花草草常见的东西。培养学生发现美运用美的能力。在农民画的色彩上将先前所学习的原色知识迁移过来,平日里的红色黄色等喜庆的颜色在农民画上都有运用,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孩子的启发来源。

通过研究本学科的各学段的教学,我们了解了美术领域的拓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有关课程内容,更加明确了何谓生活化的定义,为研究指明了方向。美术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依据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征,利用生活素材,构建生活化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课外的美术学习活动 ,体验美术的知识价值和情感价值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