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翻转课堂
太平路小学 梅竞竹
“翻转课堂”用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实践证明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现浅谈一下翻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策略1、合理组建合作学习的主体
合作学习的主体构建应该强调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综合能力大致平衡,组内成员间学习长处的互补。组建学习小组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我首先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收集和使用资料的能力、阅读书本的能力、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归纳和记录整理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5人分为一组,由一名学生任组长,保证同一个学习小组里有好、中、差3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各组间的整体水平较平均。小组打破日常的坐位制,采取几张桌子拼接在一起,小组成员围坐在桌子四周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间关系的融洽,彼此乐于接受。小组长定期轮换,便于协调。还要用特定工作确定学生的角色,如记录员、联络员、资料收集员、总结者等等。每次活动前让每个成员明确各自所担任的角色,明白该为小组做什么。几周后,小组成员角色进行轮换。这样做能让学生认识到各个角色的责任以及存在的意义,从中体会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的道理。不仅能够锻炼能力,又能提高学习成绩。
策略2、科学挖掘讨论素材
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效应,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的讨论题、思考题。提供的素材必须具备可讨论性。
例:春游前,我布置了习作《春游_______》,本次习作训练要求实地观察,把看到的景物有重点的写下来,并且能够写出春天的特征。要成功的完成这次教学任务,就必须使学生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在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中体验春天它的美妍。因此,出发前我要求每个学习小组认真观察并仔细填好以下“春游记录表”:
组员
|
|
组长
|
|
记录员
|
|
观察点
|
|
观察景物的特点
|
|
有什么想法
|
|
|
春游活动结束后,作文教学中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一篇文章。因为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合作讨论的时候气氛热烈,效果较好。
策略3、准确分配合作学习的时间
为了不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收到实效,“合作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
合作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把一课甚至几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的讨论、争辩。但是,每次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
例如:《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本文的语言很美,写法上也着鲜明的特色,因次我便安排了两次的合作学习:
(一)用三——五分钟的时间,合作学习其“精巧的构思,严谨的结构”。使学生在相互碰撞中明白了本文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二)用二——三分钟的时间,合作学习其“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让学生通过朗读培养了语感。
策略4、教师合理进行组内调控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当指导者。这时,教师需要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
|
总之,翻转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翻转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让学生永远唱响学习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