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用心做教师——一位草根教师的教育情怀》这本书。“草根教师”单看这个名字,就让我感到这本书的与众不同,对于这个特定的称谓,书中的主人公——河北省宣化进修学校的霍庆老师这样描述“我问自己:我究竟是一名怎样的教师?我要成为怎样的语文教师?诗意不是我,它是王嵩舟老师创建的;主题不是我,它是窦桂梅老师提出的;简单不是我,它是于永正老师践行的。我是一名怎样的教师?不断的诘问和反思,我觉得自己最喜欢、感觉最温暖的教师称号就是“草根老师”,在属于自己的自留地上用心耕耘,在这里,我和学生、我和团队的伙伴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属于我们的故事,做一个有故事情怀的老师,才是我准确的定位。”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我常常思考的是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何方,面对着日复一日的上课、批改作业、引导教育学生、考试,如果没有一点理想主义情怀,那我们就会失去许多做教师的快乐,那我们的许多工作也会流于形式。一个有幸福感的阳光教师,必定是一个有理想主义情怀的教师,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首先必须要有高的水准,高的理想。作为教师,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一个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而成长。幸福应该是来自对教育这份职业的倾注,追求与爱。
1996年,霍老师从学校被借调到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休闲养老的好地方。而在他眼里这却永远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战场。为了更好地胜任工作,在这十多年间,霍老师写下了近百万字的学习笔记。随着学校领导重视教师的培养与提高,他每年应邀到基层中小学、幼儿园为教师朋友们作培训讲座多场,甚至还有机会到省外“走穴”,传经送宝。和大家交流的机会越多,霍老师越感觉自己起点低,底子薄,甚至有些孤陋寡闻,需要学习的东西真是太多了。于是学习提高的主阵地也由单位转移到了家中,每天真是在利用床上,厕上等可利用的边角时间读书学习,摘抄记录,网上交流。生活变得充实而愉快,思想观念和教育情怀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细微的转变和提高。在多年的读书、实践、耕耘、收获中,霍老师有了自身最大的感受”生活中,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但有些东西我们人人都可以选择改变。而实践也证明,许多优秀的教师也往往是在夹缝中坚持,在突围中成长的。用心地做教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职业操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做命运的主人。这,我们应该能够做到:虽然我无法改变自己的职业,但我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虽然我无法左右每天需要做哪些琐碎的工作,但我可以左右自己做事的心情;虽然我不能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但我可以规划自己的成长目标和理想;虽然我不能左右领导层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但我能够做到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虽然我无权调整半期不变的教学计划,但我可以调整教学的具体内容;虽然我无权更改所应教学的课程内容,但我可以决定采用何种教学方式。”
对于这本书的结集出版,霍老师非常谦虚,他说:“我这书稿不能称为专著,只是把自己这些年来散见于各报刊杂志的文章,还有在个人博客中留存的一些生活杂感,甚至包括一些学习笔记等整理成册。其中有关于学习思考的,有关于家庭育儿的,有关于工作、生活和自主成长的,精选了100篇文章,将其分成几个篇目,呈现给大家。希望书中隐含着的我的些许还能谈得上“思想”的东西,能够给身边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寻求改变的教师朋友带来些启发、帮助和影响。”
一个有幸福感的阳光教师,必定是从细节中体味快乐的教师。 教育工作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教育的快乐就蕴涵在每一个细节当中。如果能在我们日复一日看似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现新奇,新鲜,新意,能体会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如果能够看见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在学生身上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就会感到快乐,幸福。如果能进入这种境界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其实这种快乐和幸福每一位教师都遇到过,遗憾的是大部分老师都没有用心体味,去感受,去体味,使得工作成了一种简单的,机械的的运动。如果我们能关注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及时捕捉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就能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心甘情愿地做一名草根教师,让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教育故事,犹如一朵朵朴素无华的小花,开满了生命的林子,铺满了成长的路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