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足球曲线运球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6-09-28阅读次数:1759 作者:辛兆亮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堂中采取先学后教、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运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策略,调动学生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激励和诊断性结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足球曲线运球练是足球运动中常用的一种运球练习方式,是运球过人技术的基础。曲线运球的学习,符合《课程标准》运动技能中提出的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方法。围绕《足球曲线运球》这一课采用了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球性练习、运球体验、曲线运球学习、以及游戏环节,强化学生技能的掌握。再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习内容:1.两脚交替曲线运球练习2.游戏:曲线运球接力3.足球体能练习。重点:两脚交替曲线运球的动作方法。难点:控制好身体的左右变向以及对球的控制。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三(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需进一步的增强,协调性和灵敏性还需要继续提高,对足球技能学习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学生对足球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在学习中教师以基础为主,难度适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了解曲线运球的相关知识,学习掌握曲线运球的两脚交替运球动作方法,能较熟练的绕过四个以上的标志盘。

2.通过自主、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自信心、团结协作精神,及足球运动兴趣及意识。

五、教与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热身活动阶段:1.教师导课: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2.热身:①跑动练习②拉伸练习③球性练习:拨球、靠球、踏球等,在充分活动身体关节的同时,熟悉球性,最终达到充分热身的目的。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足球知识,同时渗透运球技术。

技能学练阶段:先前测: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自主体验曲线运球,此练习是本节课的一个前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曲线运球基础。接着通过学生榜样展示,教师示范,让学生们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两脚交替曲线运球的动作方法。然后通过走动中两脚交替曲线运球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再通过让学生进行两脚交替推球部位的练习,加强对球的控制能力。在此之后进行慢跑中两脚交替曲线运球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达成对曲线运球的初步掌握。然后进行曲线运球接力小比赛,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对曲线运球进一步巩固提高,同时也是进行学习后的一次检测,看学生们技能掌握情况,最终达到学以致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和拼搏进取的精神。

体能练习:通过任务比赛行式驱动,设计相关的上下肢练习,翻盘子比赛体能练习,以发展快速反应、灵敏、协调、奔跑等综合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学习及任务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意识和场上形势的判断意识。

恢复放松:放松身心,在优美的音乐和轻松的环境中,师生之间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策略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在评价方式上,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点评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