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找找我们的家乡》

发表时间:2016-09-29阅读次数:711 作者:于彦

【课题内容】山美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第1课《找找我们的家乡》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的社区生活”中“能够识读本地区(社区、县、市、省)及省会城市的方位,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的要求编写的。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会看地图,交流自己的家乡在祖国的什么位置,在自己准备的地图上查找家乡所在省、市(区),提高读图能力;交流看地图的方法,知道看地图要明确地图上的三要素“方向、图例、比例尺”;读图后了解与家乡相邻的省份,流过家乡的河流,经过家乡的铁路、公路,巩固深化读图知识,培养读图能力和爱家乡的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的地图学习是在三年级认识平面图部分中学习方向、简单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正规图例、比例尺,了解地图上颜色的作用等,进而学会看地图(包括政区图和地形图),并利用地图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

【活动目标】

    1、知道并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知道并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2、培养读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在地图上找家乡的活动,让学生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读图能力。知道“生我养我的地方”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爱家乡的情感。

    难点是:正确辨认图例,通过图例、方向查找地点。

【活动策略】

本课通过情境渲染法、自主体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解决学习法等方式进行感悟,学会看地图、读地图,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教师:

1、教师准备一幅中国政区图、山东省地图、胶州地图。

2、教学课件

学生:每组准备一幅家乡所在省的省级地图。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交流:介绍自己(名字、特长、家庭成员、住区)

教师指导:说话音量适度、口齿清楚、表达流畅。

我来自胶南,大家称我为李老师就可以了。我特别爱好听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歌曲串烧,作为礼物送给大家,要仔细听哟,我还有问题考考大家呢。

(放音乐)边听边记,歌中唱的家乡有哪些地方?

师生交流

你知道家乡是指什么?(生我养我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找找我们的家乡(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教学前是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生活情况的最佳时机,借助谈话交流和音乐渲染,不仅能放松学生的心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顺利进入教学状态做好铺垫。

二、自主活动,研究交流

我来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乡,你的家乡在哪里?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板书:省    区(县)

我来找

师: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难怪人们这样说。那么,家乡在祖国的什么位置呢?怎样在地图上找到她呢?

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要求学生看中国政区图,指名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

学生交流。

三年级我们学过平面图,你还能记住地图上的方向?

学生交流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的位置,并说出说出与相邻地区的方位,并指导学生叙述要完整。

我来谈

小结过渡: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活动,不但找到了自己家乡在祖国的位置,还能找到自己的家乡在哪个省市,收获真不少,老师祝贺你们!大家意识到了没有,刚才我们看的地图上有这些符号,你知道他们都表示什么意思吗?

教师出示相关地图,分组讨论交流看地图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哪个组愿选派代表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地图的?是否也用了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和比例尺?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方向、图例和比例尺的作用。

教师点评导入:方向、图例、比例尺通常被称为地图的三要素,它们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卡来进一步了解。(课件)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三年级已接触过平面图,具有了初步的读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因地制宜地将学生的家乡地图搬到课堂,通过“说”“找”“谈”三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家乡的位置,熟悉家乡周边的地区,进而运用地图的三要素读图,为有效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在地图三要素中,比例尺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只是让他们了解比例尺的作用,知道它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可,因此可借鉴课件辅助教学。

三、合作探究,巩固效果

导语:通过学习同学们看地图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那么就让我们继续看地图,更加熟悉我们的家乡。老师当一回导游,介绍介绍我的家乡。

看,这是老师的家乡胶南(课件),北面是胶州市,西面是潍坊市,西南是日照市,东北面是黄岛经济开发区,东面濒临黄海,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著名的大珠山风景区、琅琊台风景区、九上沟风景区、小珠山风景区、铁镢山风景区、灵山岛风景区,每年四、五月份是旅游的好时节,还可以吃樱桃、采蓝莓,既有精神享受,还有物质享受,一举两得哟。同三高速穿越胶南,204国道、滨海大道交叉运行,董家口正在建设,它将是融综合物流、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临港工业、城市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国际化港城,今年海底隧道的开通更方便了胶南与周边地区的往来。胶南是个优美的旅游城市,看到大家这么与兴趣,欢迎大家到胶南休闲度假。

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呢?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当一当小导游,把你知道的与同伴进行分享。

出示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查找与家乡相邻的区市,按方向说出具体位置。

2.家乡在外省的说出途径家乡的省份。

3.说出家乡的特点,比如山川、河流、物产、特殊的建筑、风土人情等。

4.小组内每位同学都要参与,轮流发言。

5.音乐响起开始交流,音乐停止,立即坐好。

小组按要求读图,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汇报交流读图收获,说说家乡令人自豪的特点。

小结:多么美好的家乡啊,从同学们自豪的神情我一看出了你们是一群热爱的家乡的孩子。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了自己的家乡,可真棒!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选择,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全员参与的前提下采用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多角度地、切合实际地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今天有几位小朋友也来到我们班级,可是他们还没找到自己家乡,正在着急呢!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请大家在书上的地图上找一找他们的家乡。

1.洪红的家乡在北京市,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直辖市,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大城市。我国有四个直辖市,你知道吗?(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卓玛的家乡在西藏,提起西藏,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湛蓝的天空,雄伟的布达拉宫,成群的藏羚羊……)西藏在哪里?西藏的省会叫什么?(拉萨)

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我国有五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再让我们认识认识赵娜的家乡——香港。它的全称是什么?(香港特别行政区)

它是哪年回到祖国的怀抱的?(1997.7.1)在香港回归两年之后,另一个游子也于19991220日回到祖国怀抱。大家知道是什么地方?(澳门)

5.方芳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呢?(台湾)台湾在祖国的哪个方位?(东部)

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台湾海峡,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懂得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而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发展。本环节是教学的拓展,只要学生找到它们的位置,知道与相邻地区的方位,知道直辖市有哪些即可。

谢谢大家,你们真是些有爱心的孩子。

教师谈话总结:这节课通过地图找到了家乡,肯定有很多收获,说一说。

学生交流

作为家乡人,我们要了解的还有很多,请大家在课外开展实践活动:查一查:家乡的自然环境;问一问:家乡的物产;拍一拍:家乡的风景

【设计意图】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因此课外实践是内化学习的拓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板书设计:       1  找找我们的家乡

          

                           方向   

看地图的三要素   图例    

                           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