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文化

我眼中的太平

发表时间:2016-10-14阅读次数:497 作者:郭穗媛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正如这首动听的老歌所唱,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对太平都涌动着如绿叶对根般的情意。岁月静好,十月恰逢我校的校庆月,可爱的太平已历经了八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屹立于校园里的那株株老树,见证了一代代教师的奉献、一批批孩子的成长。

岁月如歌,美丽的校景令人陶醉。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天步入太平看到的是暗淡的教学楼、斑斑驳驳的课桌椅、拥挤的教室……而经过多年来的改建、修葺,现在的学校已焕然一新,色彩明丽的教学楼充满童趣;班里的一个个书包橱无不体现出校领导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学楼里的每一条会说话的长廊,向孩子们传递着科技的信息、海洋的神奇,诉说着八十多年的育人历程。如果说知识是课堂和内涵的结晶,那么图书馆就是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我们敬业的刘红雪老师每天便忙碌在这里。闲暇时,学生和老师们都喜欢到博雅书苑里去徜徉在古今中外的时光隧道中,汲取着文学殿堂的养分。看着阳光透过玻璃屋顶照在洁净有序的书架上,耳边倾听着轻轻响起的哗哗翻书声,原本浮躁的心顿时注入了无限的振奋。

光阴如画,太平老师用爱与奉献构图、润色。作为太平的学生家长,每每听儿子忆起炎炎夏日午餐过后李老师给孩子们买的小冰棍儿,那份甘甜依然浸润在心底,李琳老师的弟子们都知道——老师爱每一个孩子;纪海燕老师那俊秀的粉笔字、那渊博的学识,让孩子们因崇拜而更爱语文;李瑶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总是用言简意骇、幽默风趣的语言带给学生启迪。而周末到来,也总能看到她带着练习卷、作业回家批阅,用自己的辛劳换来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王琪老师时时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爱心去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赞誉。

我身边的同伴王永梅老师产假未满便已来到学校上班,母亲身患重病依然不给学生拉下一堂课;胡婷老师的科学课课课精彩,令学生向往、回味;每当电脑出现问题时随叫随到的眀罡老师是那么的可亲,又是那么的令人感动。

我们同级部的刘钦清老师总是用那温婉美丽的笑容去感染每一个学生,面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小安同学她天天辅导从不放弃;刚刚接班时闫龙老师发现在孩子们纯净的心灵之窗中也藏着狡黠,他们因老师的“友善”,便玩起了“欺生”的把戏,于是闫老师用严格与爱心去为学生立规矩、去与学生交朋友,现在一份信赖与敬佩之情已然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年轻的丁超老师使用一系列奖励措施,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与孩子们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亦师亦友的关系;李红老师则有一双慧眼,教学生时间虽短但总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或表扬或鼓励或提醒。那规范化的语言,让学生们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她渐渐走入学生心灵……一件件一桩桩,人虽不同、情却相似。我们太平人因为同一份热爱聚在一起,又因为各自面对的不同大家相互支持、互相扶持。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取次花丛,我不知道在过去与现在还有多少细微而美好的故事留存下来;越陌度阡,我知道的是这些感慨和美好的故事一定会延续下去,在点滴间播种,在明天里开花,在未来中结果。

                                     梅竞竹

                                  2016年10月14日

上一条:我眼中的太平下一条:我眼中的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