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兴这周又一次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说说我眼中的太平、我心中的同行。
在太平,师德师风其实是一种常态,是老师们的温文尔雅,精益求精;师德师风是一种行动,是老师们对学生的悉心呵护,耐心辅导;师德师风是一种精神,是老师们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在太平,师德师风更是一种风格,是老师们的朝气蓬勃,安定从容。
身为体育老师的我,打算从我们体育组说起。小学体育训练是培养体育人才的摇篮,我们每位体育老师作为教练,肩负着为祖国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我组老师明确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脚踏实地工作,不辜负各级领导的关怀和信任。也曾有些人认为,我们只是学校的业余训练,学生的条件好不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应付比赛。我觉得,不论是专业队还是业余队,选材工作一样不可忽视。有人说,选材成功训练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体育组把选材的工作看作是训练的前提,有了好苗子,就有成功的希望。然而,选材工作,必须不辞劳苦地深入到各班,与班主任沟通好,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无论在操场上课、做操,课外活动等活动场所,处处留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模仿、灵敏、耐力、弹跳等能力表现如何,发现好苗子立即去询问,并作好记录。
我们不但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辛兆亮老师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天赋”,他告诉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能够参加训练队,证明了他们具有超出同龄人的天赋,特别是相对那些学困生而言,更是证明他们价值所在,让学生从成绩的提高中获得满足感。杨勇老师对足球队的孩子也说过:兴趣是你们的主要动力来源。他想方设法让喜欢运动的孩子,能热爱足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这样学生才能克服训练中苦和累。孙伟老师擅长用各种游戏和学生喜欢的球类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此外还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安排训练负荷,尽量让学生在玩耍中提高身体素质。
“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体育老师了,那么他就会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学生年龄偏小,承受力、忍耐力都不够强,需要经常性的鼓励和劝导,徐晓凤老师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这种关心是生活上、学习上、训练上全方位的。平时,尽量多和学生在一起,和学生玩一玩,聊一聊,让自己成为运动员的良师益友。谁说我们体育老师是行动的巨人?其实我们更是思想上的强者。
要说起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关心,我觉得佼佼者还是太平的班主任。不论是我在与所任级部的班主任相处中,还是在护导观察时,我总能发现我们学校班主任认真呵护学生的身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试想在这些认真负责的老师的培育下,学生怎能不长成为参天大树呢?如果我们都能做到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查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学生怎么不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栋梁呢?
太平人的师德师风告诉我,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幸福就在哪里。当我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的脉搏时,我感觉到不管是快乐还是忙碌,都是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幸福。
体育组 梁明
2016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