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信息化应用在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16-10-21阅读次数:445 作者:汪文茜

1. 信息化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对一些数学教学内容不容易掌握,不外乎这几个原因:一是由于不感兴趣,精力不集中;二是由于没有亲身参与其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圆尽可能多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由于受材料和操作技能的影响,将圆十六、三十二等分时,学生拼出来的图形粗糙,而且费时耗力,严重影响学生对“转化”的理解,此时,将圆等分拼接的过程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形象生动,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再如,在学习了七巧板的知识后,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在网上使用百度等大型的搜索网站来搜索有关七巧板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七巧板这个智慧板的了解,也使学生产生了对我国古人在数学方面的的巨大成就的钦佩之情,也在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增加学生的联想线索。如旋转的知识,学生只能从书本上看到静态图形,对小学生来说,很难通过想象,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但借助多媒体技术,可展示图形旋转的动态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受,也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2.信息化教育的有效利用,为教与学的资源共享和家校联系创造了快捷便利沟通的渠道 信息化教育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全球共享和及时更新,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将会最大限度的扩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方便师生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教学素材、资料和学科教学的最新信息,为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获得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通道。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校讯通、手机短信或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通过这些信息工具,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发送给学生家长,使家长和学校零距离沟通,促进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尤其对于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来说,手机和互联网是儿童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最便捷的平台,也是父母协助学校对孩子的远距离教育的一种直接方式。能使家校及时配合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少走弯路,健康成长。 3.运用多媒体,转变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众多不足,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教师的课堂教学由传统的靠着平面的黑板转化为由全方位跨学科的多媒体技术来实现,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种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处于更加自由、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学生则建立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等新型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数学智慧被全方位地开启。如:教学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2c㎡长方形。如果用方格纸张画,费时耗力,没有足够的时间展示所有的答案。时我先让学生放飞想象空间,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不同答案。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所有的答案,这样既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增大了课堂容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