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深度学习,助力课堂

发表时间:2016-10-21阅读次数:495 作者:王隽
 

                                         深度学习,助力课堂

随着深度学习的开展,我们对数学核心素养有了新的理解。在前期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一、 课前预习是实施深度学习的基础性前提。虽然二年级孩子比较小,我们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们课前学习,通过读书、勾圈画知识点,明确信息窗学习知识的基本内容,这是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强化要点知识达成的基础,然后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预习内容,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同,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同向强化,为我们开展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二、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在平日的课堂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所思所想、所做。是一个个真实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以学论教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课堂中生成的许多新资源,如微课,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启发了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如王琪老师到贵州送课执教的《智慧广场-分类列举》一课,先利用微课介绍分类列举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们像玩游戏一样学的轻松愉快,开放性的练习会提高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概括程度,实践到理论的教学思想,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眼光去分析生活现象。获得贵州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继续深入开展研究:

一、让于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 深度学习课堂应该实现三个转变:从基于教转向基于学,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为 主,从讲堂转变为学堂。教师要有让学的意识,退的勇气,适时的智慧。即 以为中心组织教学,基于对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已有经验、思维方式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描述、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协作、交流、互动中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利用微课,翻转课堂,3D打印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应在关键点的点拨、重点的强化、难点的突破、矛盾的 澄清、错误的辨析等适时地出来,开展适度、多形式的引导、帮助。

二、在多向互动中,引发形成深究型对话 教学中,要以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为载体,通过相互提问、补充、质疑、评价等形成深究型对话的 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表或解释自己的观点、倾听并深入思考他人的观点,学会用大家还有问题吗?”“大 家同意我的观点吗?”“我想补充一下”“我不意这个观点,我是这样想的”“我想向你提个问题等课堂用 语展开对话、交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究。

相信,学生在自我总结与评价中,促进对知识的深化理解、思想方法的深刻感悟、学习情感的巩固升华,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