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

发表时间:2016-10-26阅读次数:426 作者:张静

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

我觉得数学情景必须摒弃浮华,返归实质,立足数学本质,以思维能力培养核心,还数学情景真、实、味。真,就是有效的数学情景应和学生的真实生活贴近;实,就 是实实在在,不拐弯抹角,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味,就是追求数学思维含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呢?

1.创设有效的问题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精 心创设数学学习的问题情景,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数学课的本源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没有以感性材料支撑的教学是空调乏味的,效果是不理想的,甚至有负责影 响。“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况中学习数学”,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贴近学生 的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重双基目标,整理、系统知识;提供探索空间,自主体验;因人而异,促进思维的发展;给学生人文关怀,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 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打造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例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看到有一位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位匆匆赶路的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一辆车的棱角上,又撞到地上的石头尖上,师问:“这位 小朋友撞到了什么地方,怎么会那么疼?”生:“撞在了角上。”师:“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角,今天我们和角来做朋友。”从而揭示课题,由问题情景激发学 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问题情景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 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参与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积极地探寻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2.创设优美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爱 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爱看师哥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同样,如果提供的是富有美感的材料,哪个学生的眼球不是盯的大大的,又何愁学生不听你的 课。其实我们小学数学中的好多内容教师蕴含美感。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像星探一样把数学中的关健挖掘出来,使它们光彩夺目。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情趣。例 如在数学《平移》一课时,出示一个很普通的图形,问孩子:“这个图形美吗?”孩子们会摇摇头,表示否认。教师紧接着点击制作好的一连串各种精美的图案课 件。孩子们会立刻会“哇!”“哇!”赞叹。这时老师乘机追问:“如果知道了其中的秘密,你们会设计出比老师更美的图案。想研究吗?”估计学生这个时候已经让你钓足了味口。这种前后反差极大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美丽,数学的魅力。学生也就满心欢喜地开始“有效”起来了。

3.创设和谐有效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 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创设的情景应力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景中主动 参与,积极实践、探索,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比如创设的数学情景难 度太大,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也会觉得是一头雾水,不所所措,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4.创设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

学 习情景的创设不但要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但更要能体现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将思维聚集于情境所内隐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上。举个简单 的例子,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想好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然后说出三项,老师说明自己不用比例的意义能很快说出比例的未知项,确实老师很快猜出来 了,学生很惊讶,然后顺势引导思考:为什么老师很快就知道答案呢?比例中隐藏着什么规律呢?一个简单的情境,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的激发学 生思考,促使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探索。

5.创设具有全局意识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 学情景的创设在一堂课中并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保持一个度,要能够充分挖掘一个主题情景所负载的内涵理想的教学情景,应该既保持动态生成性,又要保持静态 稳定性,课堂应该是思维不思展开的过程,是探究不断深入的过程。所谓“环环相扣”就是这个道理。完美地做到这一点每个教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修炼出来的。

总之,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适宜的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有效教学情景的创设,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打造一个简洁、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