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数学情境创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表时间:2016-10-26阅读次数:533 作者:张静

数学情境创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1.数学情境的创设切忌脱离现实生活。数 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如果情境与现实生活脱离,就难以达到它预期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垂线认识》导入时,教师通 过谈话告诉学生:学校门前有两条街,一条是南北方向的商业街,一条是东西方向的通海街,两条街看作两条直线;相交就是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请学生画出两 条相交的直线。学生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 形;一种是横线上一竖刚好相交。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细细分析,问题出在情境的创设上,现实生活与“直线”存在较大差距,学生认为“商业街”是不可 能延伸到校园的,学生的生活事实与数学问题不够贴近,生活事实支撑不起两直线相交这一数学问题。因此,创设情境必须源自学生熟悉的生活。

2.数学情境的创设切忌远离知识内容。有 些情境中的无关因素大大干扰了课堂的进程,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数学课堂时间内尽快地实现从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的过渡,才能使之成为有 效的数学学习材料。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春游”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准备及分发各种食品和水果,但教学重点应该尽快地落到“总数是 多少”、“怎么分的”、“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还有没有多余的”、“不同食物的分法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数学问题上来,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讨 论“春游应该准备什么事物和水果”、“春游应该注意什么”等与数学数学内容无关的生活问题上。

3.数学情境的创设切忌游离思维本质。数 学问题的核心是提出思维含量高、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实质就是激起学生强烈的思维活动,从而打开学生此起彼伏的思维闸门。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擦出火 花,促使学生深刻思辩,凸显了学生思维的生命活力。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情境没有拨动学生的思维琴弦,或者没有什么思维价值,那么它是否浑浊了数学课的 本质呢?

4.数学情境的创设切忌分离童趣童味。创 设情境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那么我们的情境创设应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突出童 趣。现代信息瞬息万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兴趣所在。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可以是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童话情 境等。呈现的形式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动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滋有味的游戏、大胆合理的猜想、竞争激烈的比赛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 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总 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情境的现实性、基础性、思考性、趣味性这四个维度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要以“点燃有效兴趣”为起点,以“激活知识原型” 为支点、以“激扬数学思考”为重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精心设计情境过程,智慧把控情境走向,课堂情境定能走出“浮华”、收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