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合作
发表时间:2016-10-31阅读次数:401 作者:李淼
我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听到满教室里都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动手或动嘴,小组之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大家情绪高涨,兴致勃勃,精彩之处还要大声喊叫,那情景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激动。等到交流的时候情绪又一落千丈,完全没有了活动时的激情,出现活动“热闹”交流“冷场”的局面,让我不断反思,学生的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为此,我也采用了各种激励方式,来激发学生真正有效地合作。
比如让学生共同研究手抄报的版面设计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使版面设计得更好时,我就用星级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去探究。具体奖励方法如下:
①激励小组积极参与活动。以组为单位,凡是积极参与活动的小组加“星”一颗。
②鼓励小组的创新思维。能独立思考、独立活动及互相协作、有创新的方案的小组加“星”一颗;
③教育学生学会自律。参与同学友好相处,在实验、活动、讨论、交流过程中不影响其它组,做到轻声讨论、认真倾听他组的交流并能够加以评论的小组加“星” 一颗。
有了这样的鼓励,小组的积极性非常高,虽然能力大小有限,但都在为小组加“星”摩拳擦掌。竞争机制的引入会让每个小组的合作更加有效,只有竞争才会有动力。我在每次实践活动课的交流汇报时渲染竞争的气氛,主张学生挑战自我,挑战老师,挑战别的小组。在竞争下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人每一个组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表现自己。而且在下一次的实践活动课中,同学们会更加懂得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使小组成员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我让小组的每个组成员的表现和成绩捆绑在一起,这样,也就是集体能否受到奖励,取决于每个组员的行为表现。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生动性。因而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是上好实践活动课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也是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及培养团队精神的奠基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发挥潜能的平台,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努力探索,加强指导,积极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