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合作学习 照顾差异

发表时间:2016-11-14阅读次数:394 作者:张静
 

如今我们的差异化教学已经在开展中,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感受到:从学生角度来看,分层教学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表现在: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个人的心理品质等方面。这些差距在学习上就表现为两极分化。要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方法之一就是实行分层教学。从教师的教学角度来看,过去面对一个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能用一个目标、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导致教师讲深了部分学生听不懂,讲浅了部分学生吃不 饱,两头总不能同时兼顾到。分层教学就是对学生差异和个性特点的充分考虑,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合理的发展。因此,分层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形式。

将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变单一的师生交往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全方位的立体交往,不仅教师与学生、组长与同伴有相互的信息交流,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小组内也可得到来自多方面的帮助,并从中汲取力量,排除焦虑,增强信心,促使各层次学生共同发展。如在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呈现连环画的信息图,结合学生平日的经验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观察,通过能力偏低学生的第一步试读数不能够完全读准确,激发探索欲望,学生在这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进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课中关于数数内容提出了相关的学习要求,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小组中的每个人都知道怎么数数再举手。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弄懂?于是中、高水平学生为了小组能获胜,不厌其烦地为低水平学生讲解,全班同学的激情达到了高潮。最后教师随意点名一个学困生回答,结果那每个会说出想法,低水平讲得好,该组的其他学生也为之高兴,因为他们小组获胜了。之后,由班上的学生点名学困生来回答,学困生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悦明显写在他们的脸上。这样,教师少讲,学生反而多学,而且学得趣味盎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次学习中各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