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的足迹》教学评价
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我是中国人”第5条“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这一要求设计的。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学习,了解我国在“神舟”飞船发射与回收、“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尖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课活动内容有4个方面:
1.了解“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与返回的情况;2.了解我国成功研制的“两弹一星”及为此做出贡献的科学家;3.了人类不断向太空进军的情况;4. 探究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对于“神舟”飞天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能从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国初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日益强大。学生对于“神舟”飞天这充满挑战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也想更多的深入了解,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国高端科技日益发达的同时,也要激发起学生对科学奥秘的探究欲,对茫茫太空的向往。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与返回的情况。
(2)知道我国成功研制的“两弹一星”及为此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3)了解人类不断向太空进军的情况。
(4)知道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教学评价
(1)过程中评价:①语言评价,如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及时给以评价,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②非语言评价。
(2)小组评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体凝聚力。
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效果,获得反馈信息。在品德与生活课上,效果展示是过程评价的体现。在鼓励的同时,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改进。关注学生的习惯、欲望、愿望、主动性、情感体验、合作与交往、学习心理等方面,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