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庐山云雾》一课反思

发表时间:2016-12-09阅读次数:494 作者:龚梅
 

《庐山云雾》一课反思

袁隽

优秀课例分析:

1.在我说执教的苏教版第6册的语文《庐山的云雾》中,我通过出示山头的云雾图片,

在让学生读完课文后,来看到这不同姿态的云雾,再通过朗读表达对云雾的赞美和希望,继而再让学生想象每个姿态的云雾还像什么,在总结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后,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了“千姿百态”。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展现了不同姿态的云雾,同时联系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也来想象一下云雾更多的姿态,在体验之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再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再来引导学生来理解“千姿百态”的的意思。既不孤立,又联系了生活理解了词语,同时了训练了学生的朗读体会了情感。

2.再通过“让学生体会朗读第三自然段后,让学生发挥想象,云雾还有哪些变化,展开你的想象写一写“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特点,以读促写,更好地使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同学们被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所陶醉,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多媒体动人的画面,幽雅的轻音乐达到完美结合所产生的写作灵感,真正达到了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的整合。

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堂课我抓住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变化无常”的两个特点进行教学,虽然学生的兴趣盎然,但是在朗读方面,学生的练读少了,采用诵读的方法不是很多,因此学生没有很好的得到朗读体会,在仿写方面,学生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因此我认为在仿写上,我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云雾的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及想象力,更有助于学生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