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对话习作

发表时间:2016-12-12阅读次数:481 作者:张芙蓉
 

写好对话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课文,复习人物对话,知道提示语的三种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初步掌握写对话的方法,学会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把对话写得生动形象。 

3.根据提供的对话素材,按要求练习写对话,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写对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     回顾课文,认识提示语                                                                    

 1.师生对话,这种交流方式就是----对话(板书)我们这学期学过一些课文中有大量的角色对话,我们一起观看微课回忆一下。

▲认识提示语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作者在写对话时使用了一些提示语。(板书:提示语)什么叫提示语?提示语就是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 

▲提示语的位置

1. 关于提示语,你还有什么发现? 

小结:前、中、后,这叫变化。是啊,这样一变化,就使我们的对话更加灵活,不死板。(板书:前     后)          

▲提示语的标点

1. 提示语位置变化,“说”后面标点也有变化,你发现了吗?

(板书:         。) 

2.小儿歌。指名读、齐读。

3.创设情境,练习加标点。老师考考你,给句子加标点,注意提示语的位置哦,完成答题提交。

二、感悟方法,写好对话                                                            

1.(出示对话)对话的提示语好吗?(只有谁说,没写怎么说的)

2.这里的人物只会说话,面无表情,没有动作,太单调了。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帮小作者加上一些表情、动作。(板书:表情、动作)  

3.小结:加上表情、动作。让我们既听到了他们说话的内容和语气,又看到了他们说话时候的样子。这样写,就能把人物对话写“活”了,习作就生动形象了。      

4.要使对话描写生动形象,就要避免词语单一,一“说”到底,其实表示“说”的意思的词是相当多的。  如:(齐读) 叫、喊、问、答、嚷、吼、责备、喊叫 。你看,这就是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呀! 

三、创设情境,练习写对话   

1. 上周我们班去操场当啦啦队,学会了写好对话,我们就可以把生活中的一幕幕用文字来还原,让没有看到的人都能真切地看到这一幕。回忆一下,老师、同学、自己都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

 

2.学生写对话,教师巡回指导。  

3.同组讨论,选出优秀习作。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在读书的时候,一定会关注对话,。只要我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对会聆听的耳朵,随着积累的不断增加,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习作。

                                                            

  ③过渡: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 

  ④小结: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才具体、生动、形象。 

            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 

  ②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苗苗兴高采烈地说:“今天天气真好,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公园赏菊”

  提示语 (微课教案)                                                   

【设计理念】  

     在情境体验中体会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重要性以及明确提示语的内容(表情、动作等)。通过闯关活动,提高习作兴趣与能力。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都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本节课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再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微课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提示语;了解提示语在不同位置强调的内容不同。 

2.方法目标:掌握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用不同标点的方法 

3.能力目标:能独立、正确地给提示语标上标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用不同标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微课 

【教学过程】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过《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这些课文中许多情节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

2. 作者在写对话时会使用了一些提示语。关注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把对话读好,体会角色,理解课文内容。

3.提示就是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 

▲提示语的位置

1. 我们一起回忆《小稻秧脱险记》一课,这句话中…….就是提示语,在前面;这句话中…….就是提示语,在后面面;这句话中…….就是提示语,在中间。                                                  

2.提示语位置这样一变化,对话显得灵活,不死板。

3.老师“考考你”:请快速找出这篇文章中的提示语。…….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你找对了吗?

▲提示语的标点

1. 提示语位置变化,“说”后面标点符号也有变化?请你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上一条:航天飞机下一条:孙中山破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