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预习、解析课题。
1、今天我们要一同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叫做:孙中山破陋习。
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说说你怎么预习的?
2、看来你们预习的很充分。课前老师还布置完成配套上的题。
交流答案。
说说句子的意思:揭示案子的高手。
最后说破陋习的破。孙中山废除了陋习。
就是考察了大家联系上下文理解破的意思。
小结:破同学们理解了,陋习呢?
也用这种方法。看着屏幕中的解释选一选。陋习是指不文明的习俗。
这篇文章的陋习指什么?
小结:关注课题我们就能初步的了解概括课文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描述这个小故事的。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思考一个问题:孙中山为什么要废除缠足这一陋习?
课文读熟了,生字词语都认识吗?
三、解决字词。
1、既 即
这两个字是形近字,你们能将它准确的填入括号里吗?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题纸,完成这道题。
投影仪出示。批改。 看来有的同学区分不开。
老师将这些词语归了归类,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什么情况下选择单耳旁的即字呢?
2、 疼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怎样才能写美观?观察辅助线。
四、概括课文内容。
1、看来字词难不倒大家,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孙中山为什么要废除缠足陋习?
小结:如果我们能抓住题目,人物,再补充上事情的起因,就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的非常准确了。
四、细读课文。
1、指着板书,刚才有同学提到:孙中山破陋习与姐姐有关,请大家略读课文,画出描写姐姐的句子。
2、 你找到的是哪一段?
3、 对比读一读。找同学起来读读第一段 ?
你脸上带着微笑?读的开心跳跃。为什么这样读?(因为姐姐很快乐)。
评价:你体会到以前的姐姐很快乐,性格很活泼,读出了感觉。板书活泼。
请同学读读第7自然段。
读的好:你为什么读的如此低沉?因为现在的姐姐变了一个人,很自卑。
4、质疑。看到姐姐前后的变化,你有什么疑问?
是啊!缠足是一个怎样的恶魔,让姐姐这么短的时间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默读2-7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关注关键词句,谈谈体会?
为什么缠足会让姐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说:我画下的句子是痛苦极了,哭了。关注的词语是痛苦,体会到缠足真的是很痛苦。
评价:怪不得有这么大的变化。学他的样子,读读句子,抓住词语,谈谈体会。
说:一道又一道。勒的紧紧的,缠足很难受。
评价:双脚用布勒的紧紧的的,根本就动弹不得,真难受啊 !
说: 孙中山又生气又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
我抓住了生气和心疼,感受到孙中山很生妈妈的气。
评价:孙中山一直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这次都敢和妈妈争论和较量,就是因为他目睹了缠足的过程。看来缠足真的是令人难以忍受,难怪姐姐变化这么大。
6、刚才有同学找到:
孙中山又生气又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
换:换一种说法。还能怎么说?
比较读一读,语气有什么不一样?说明孙中山非常的生气。
小结:看来用强调问句这种方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
读:你能再来读读吗?
评价:感受了语气的强调。
能不能再来读读吗?
填:强调的问句填一填?姐姐除了不能下田干活,还不能做什么事情?你能用强调问句的句式填填吗?
姐姐缠了脚,还能————?
评价:听出了强调的语气。
听出了强烈的不满。
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表示特别强调的事情,你能用强调问句这种方法说说?
不遵守规则,还能————?安全的过马路吗?还能保证安全吗?
上课不认真听讲,还能————?还能学习好吗?还能成绩好吗?
小结:看来,我们用这种方法表达强烈的情感。刚才的这句话,孙中山说这个句子是在强调什么?
是在强调缠足很痛苦。
缠足让人难以忍受。
缠了足,很多活不能去做。
7、你们了解缠足吗?
缠足时,要把除了大脚趾之外的四个脚趾用力向脚底弯曲,再用长长的布条把脚死死地裹住,等到摘掉布条的时候,往往脚趾会全部骨折,变形。很多人缠足之后,不仅仅身体行动不便,性情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8、小结:所以说姐姐不仅仅是身体上受到了痛苦,心灵上更是受尽了折磨。了解了缠足的资料,此时,再说说姐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9、分角色来读读2-6自然段。
10、其实孙中山首先破除陋习,仅仅是因为姐姐吗?不仅仅是因为目睹了姐姐缠足的痛苦,也亲眼看到了妈妈的痛苦与矛盾。你关注到了吗?
11、把含着眼泪去掉行吗?
你体会到了什么?
妈妈很心疼,痛苦。
妈妈也曾经被缠足,也曾经有这样的经历,知道这么做不好但是有没有办法,她知道其中的痛苦,但此时她要亲手为自己的女儿缠足,让孩子走上她的老路。缠足也折磨着可怜的妈妈。
用上含着眼泪这种表示程度的词语,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妈妈的内心。
板书:表示程度。
再来读读吧!
分角色再来读读2-7自然段。
12、齐读第8自然段。
就是因为看到姐姐深受缠足的折磨,看到妈妈的无奈与矛盾,所以引读。
13、学写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可怕
强调反问。
程度词语。
老师这里有一段话,你能准确的填入表示程度的词语吗?
练练好吗?
张小明随地乱丢纸花,值班周的同学及时制止了他,他( 惭愧地 红着脸 不好意思地)捡起了纸花。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张小明随地乱丢纸花,值班周的同学及时制止了他,他( 生气地 怒气冲冲地 很不情愿地)捡起了纸花。
觉得检查员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