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观察的学问

发表时间:2016-12-23阅读次数:584 作者:李淼
 

课题

观察的学问

课型

新授课

展示

教师

李淼

教学

内容

简析

本节课意在通过学生喜 闻乐见的闯关游戏,让学生在观察中明确观察目的的重要性,进行观察的方法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促进其观察力的提高,并能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研

综合实践活动

学情

分析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力。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学生已慢慢学会通过观察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区别,而不仅仅是孤立地去感知事物的表现。因此本课学习具有一定的基础。

 重点:★   难点:△

知识

与技能

1借助贝壳,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学问,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过程

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出观察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观察包含着很多学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初步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

 资源

整合

1、海洋教育《可爱的小贝壳》是以贝类为主要研究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也有我

爱小贝壳的研究主题,两者相整合,而《观察的学问》一课是对贝壳研究主题的深入。2、与语文写景状物作文整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突出研究专题)

活动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1、 游戏的名字叫“跟我学”。规则很简单:认真观察,我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看看谁的速度快,而且和老师做的一样。

2、游戏明确我们都要善于观察(板书:观察),而且观察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板书:要仔细)。

活动二:自主探究,明确方法

观察之旅第一站,我会看。

1、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好,看这幅图片,(8秒钟)

图上有几个喜羊羊?

2、再看一次。

3、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第一次不知道,第二次就有答案? 只有有目的的观察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是观察的前提条件。(板书---有目的)

观察之旅第二站,我会找。

从课堂伊始我就用游戏导入,而游戏活动也贯穿始终,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动起来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在做中体会,在做种感悟,在做种发现观察的学问。

上一条:《周长》案例下一条:小稻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