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实践活动

发表时间:2017-03-24阅读次数:577 作者:张静
 

        

课题

病毒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

内容

简析

病毒是多种多样的,病毒体积十分微小,人们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前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和课上的交流、讨论,认识病毒这一特殊的生物类型,了解病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参与科学事业的热情。

学情

分析

本课探究活动中,主要让学生根据实践经验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搜集有关病毒的文字和图片。

重点:★   难点:△

知识

与技能

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防备措施.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过程

与方法

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

 资源

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非典时期相关内容的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

看完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板书,并有意识地将问题分类书写在黑板上,为后面的问题梳理和分类做好铺垫。)

如果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分成几类?怎样分?

(学生简单交流,提出可以将问题分类的方法。)看来,把有关病毒的问题归为一类这是大家的共识,现在大家有异议的就是有关病毒性疾病、传播、预防方面的问题。我看,咱就把它们当作一大类问题怎么样?

(学生简单回答)

我们将问题分为两类。

(教师将板书用大括号分类,并板书:疾病   病毒)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病毒》一课,从中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小组交流资料

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而这节课最适合的方法是查资料。课下同学们都积极准备搜集了大量资料,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看看你们搜集的资料都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哪类问题,交流前老师有个小要求。

直接引入课题,引发学生兴趣。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类,这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科学的问题分类既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分工协作,也有利于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周次:1                                                      主备人:张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要求:1、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标注所解决的问题;2、各小组选派一名同学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汇报。)

好,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开始吧!

(二)全班汇报交流。

1.了解有关病毒性疾病的知识。

同学们交流得都很认真,下面就将你们组交流的内容展示给大家。同时,汇报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不同可以补充。好,我们先看同学们提出的关于病毒性疾病的问题,哪个小组最勇敢第一个汇报?

(学生以表格的形式整理汇报病毒性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师根据学生提到的有关疾病随机展示搜集到的图片、视频,如有关流腮、禽流感、手足口病、水稻矮小病等图片和有关疾病如何传播的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些疾病的外显症状和传播途径。)

2.引导学生概括出预防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病毒虽然给人类带来很多疾病,但只要我们好好的预防还是可以避免一些病毒性疾病的产生的,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觉得我们都有哪些好的预防措施?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切断传播途径 注射疫苗 注意卫生 锻炼身体)

这就是我们预防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把上面的板书内容用大括号标示,同时板书:预防措施)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饮食、体液或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我们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搞好环境、个人卫生,切断它们的传播途径,是可以避免被传染的。病毒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但充满智慧的人们并没有屈服于病毒,而是一直在和它们作斗争。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一下人类与病毒抗争史。

3.认识病毒。

那么,人类一直与之抗争的病毒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呢?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了解了哪些有关病毒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图片)这里有各种形态的病毒:有球状、蝌蚪状、子弹状、杆状……看来病毒的形态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板书:形态多样)

刚才同学们从一些文字和图片中认识了病毒,老师也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视频资料,可以使我们从视觉上更直观地认识病毒,同学们想不想看?(播放有关病毒的发现、病毒的结构和形态、病毒的危害与繁殖的课件)

另外,问题分类过程也是学生对提出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为确定研究问题的方向做好了铺垫。

教师在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疾病的资料,这就将探究活动提至课前,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是学生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教师在小组交流之前提出了资料标注和交流方式的要求,这是对搜集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方法上的指导,标注主要是将资料与问题对应,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汇报就是要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变成自己的语言。

作业

设计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板书

设计

病毒

怎样预防病毒

教学

反思

课时

检测

分析

检测形式及人数

检测内容概要

检测效果分析

教学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