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非常有幸有这个机会在课程整合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我交流的题目是“借课程整合,扬海洋特色”。
近年来,学校在“尊重生命,走向生活、自主生长”的生本课程核心理念的引领下,积极进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整合化、校本化实施。作为青岛市的海洋特色学校,我校充分挖掘海洋教育资源,根据综合实践学科的整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将海洋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有机整合,借课程整合扬学校海洋特色。
下面向领导老师汇报我校的一点做法:
一、挖掘优势,找准课程研究的背景资源
(一)优势资源的挖掘
学校面朝大海,紧邻栈桥、天后宫,周边有海军博物馆、海洋大学、海底世界、国家海洋研究所等众多社会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学生更多地亲近海洋、观察海洋、研究海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海洋文化的浸润
学校充满海洋文化元素:“太平博苑校报”,“小浪花文学社”、“小浪花电视台”、扬帆太平为主题的“校歌”、以浪花为元素的“校徽”……正如校歌里唱到的:“我们在大海边放声歌唱,海风飞扬起蓝色的梦想,我们在大海里搏击着风浪,勇敢探寻智慧的宝藏。”学生就像大海里的一朵朵浪花,写海、唱海、画海、悟海,受到海洋文化的熏陶。
我校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年轻富有活力,容易接受新的理念,对海洋充满研究的兴趣,极具发展潜力。家长素质也普遍较高,有近10位专门从事海洋研究工作,为学校海洋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因此,我校利用本土优势,充分挖掘海洋课程教育资源,将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定为以海洋研究为主题的课程。
(三)地方课程蓝色海洋教育的实施
近年来,随着海洋教育的不断深入,地方课程的实施,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与地方《蓝色海洋教育》内容的相通性, 引发我们将综合实践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的探索。
在经过学校课改领导小组不断地研读教材、研究、论证地情况下,学校决定将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外聘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学校综合实践校本化研究的海洋课程体系。
二、明确目标,找准课程的研究方向
(一)课程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确定了综合实践校本化研究海洋课程的总目标:通过实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开放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和发展综合能力,培养热爱海洋、亲近海洋、探索海洋的意识和科学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各年级具体研究目标
我们从“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针对各年级制定了目标。
以三年级为例:
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研究主题,制定研究方案,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好研究记录。通过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尝试整理。能走进社会参与实践活动;乐于动脑、动手,完成简单的手工制作。每一个年级的目标随着年级的递进不断提高。
课件出示指定领域目标
1、研究性学习
三年级
|
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研究主题制定研究方案,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好研究记录。
|
四年级
|
在教师指导下,能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并进行小课题的调查采访,写访谈提纲和调查日记。
|
五年级
|
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思考提出研究课题,小组合作选择、确定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
六年级
|
在教师指导下,能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开题、调查、资料搜集整理等一系列工作,撰写课题报告,并进行成果汇报展示。
|
2、信息技术教育
三年级
|
能根据研究主题,应用工具书、网络、视听媒体等手段进行资料搜集,并尝试整理。
|
四年级
|
能根据研究主题,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资料搜集,并进行整理、分类。
|
五年级
|
能进行上网浏览,熟练地使用网络工具进行资料搜索、整理、分类以及综合地利用信息技术软件。
|
六年级
|
能搜集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分类。熟练地利用网络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来介绍和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
|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三年级
|
能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参加社区活动。
|
四年级
|
能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参加小队的社会实践活动。
|
五年级
|
能在家长的指导下,组建研究小组,参与社会义工活动,例如清洁环保、慰问演出、敬老拥军等。
|
六年级
|
能在家长指导下,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参观、访问、考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参予社会事务,尽小公民的责任。
|
4、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年级
|
在教师指导下,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
|
四年级
|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两种以上材料完成一些较复杂的手工制作。
|
五年级
|
根据主题创意设计相应的作品,能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完整地表达自己作品设计地目的。
|
六年级
|
在研究主题的背景下,以多种形式展现研究成果,开展成果展示会,供他人学习和参观。
|
三、多措并举,有效助推课程整合与实施
(一)活动课程化,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全校学生走出校园,奔赴实践基地,近年来,随着学校海洋教育的不断深入,实践活动成为学校的常态活动,因此我们将外出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海洋课程,每学年,在固定的时间内,全校学生走出校园外出实践活动,一年级学生逛栈桥,通过布贴画、“贝壳画”等手工课程,描述栈桥、廻澜阁,大海。二年级学生探寻老舍博物馆,进行老舍作品的收集、朗诵课程。三年级走进海军博物馆,四年级去邮电博物馆,五年级参观海洋研究所,六年级参观天后宫……,学生根据各班制定的实践活动方案,对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通过各种展示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学校还建立海洋科技节,制定活动方案。在历时一个月的海洋节活动中,学生们研海、写海、画海、摄海\护海、手工制作……,最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海洋意识。
(二)课程整合化,拓展研究的范围与深度
学校非常重视地方课程《蓝色海洋教育》的实施,通过各级教研、观看示范课视频,课例展示、就课程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及特点、实施建议、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老师们更加明确了具体的课时目标,进一步了解了教材内容,为《蓝色海洋教育》课程的落实奠定了基础。在用好教材上足课时的基础上,加强与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的整合,教师们通览教材,选择与学校教育资源相契合的内容拓展研究范围和深度。如:《海底地形探秘》《参观海军博物馆》《航海探险家》这些课题就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整合,深度研究。每一届的海洋科技节其中一个常规项目就是与地方课程《蓝色海洋教育》教材中的海洋研究院相整合。
(三)整合体系化,构建了学校海洋课程的研究体系
学校海洋课程体系是由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外教育联盟三大系统建构而成。
我们用图示来展示课程构建(见后附件一)
(四)资源辅助化,多渠道丰富海洋课程
1.家长、专家讲堂,丰富海洋科普知识。
学校已与国家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军博物馆等实践基地签定了合作育人协议,为学校海洋课程及实践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课程内容,制定专家、家长讲堂课程计划,定期邀请专家给学生上海洋教育课。或到海洋教育基地上课,与专家互动,多方位增长学生海洋科普知识。
课件出示家长课程表。
海洋教育大课家长讲堂人员安排
时间
|
级部
(班级)
|
学生姓名
|
家长姓名
|
家长职务
|
授课主题
|
负责人(级部组长)
|
第五周3月24日六七节课
|
六年级 (四班)
|
韩鸿明
|
韩 刚
|
教 授
|
海洋生物
|
王天津
|
第六周3月31日第五节课
|
五年级 1 班)
|
齐明冉
|
齐 军
|
92323部队处长
|
军舰在海洋保护中的作用。
|
苏婷
|
第七周 4 月 第五节课 6日
|
四年级 四 班)
|
孙 瑞
|
陈 严
|
黄海研究所科员
|
新型水藻研究
|
王永梅
|
第八周 4 月 14日
|
三年级( 三 班)
|
张万然
|
孙晓霞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
海洋浮游生物的探究
|
梅竞竹
|
2. 海洋数字博物馆,丰富海洋课程资源。
为更好地给师生提供海洋教育研究资源,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建立了“海洋数字博物馆”,它涵盖人文馆、体验宫、快乐园、资料库、畅想园五大板块, “海洋数字博物馆”中有丰富视听感受,它集图像、声音、文字、视频、海洋游戏为一体,为学生带来异彩纷呈的感官认识。为师生随时随地浏览海洋科普知识和进行海洋研究、以及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提供保障。
(五)课程管理规范化,为课程实施保驾护航
1.组织管理。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海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海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教育中心的领导和教研员的指导和多次培训下,我们打造科研团队,将开发教材和课堂试教作为重要环节。海洋教材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主题,从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地理、海洋军事、海洋旅游等几个方面选定小主题进行编写。教材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技能技法的传授,让学生习得方法,学会研究与探索。(出示校本海洋教材)
教材编写经过几次修改完成后,进行了课程试教。老师们精心准备,展示着课程的精髓,任课教师全员听课学习,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网上教研,点评反馈,老师们将自己的看到的优点、缺点坦诚交流,提出建议,并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指导能力,构建具有海洋特色的生本愉悦课堂。
出示课堂点评(课件形式)
2.课时设置与使用。
课时设置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内容之一。学校根据青岛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进行排课。除每2周上足地方课程《蓝色海洋教育》的1课时,学校海洋教育课程利用综合实践课时来上。充足的课时为海洋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六)评价体系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反馈和教育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我校通过对学生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多元评价,引导教师和学生调节教与学的行为,促进潜能开发,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1.对学生的评价。
我们主要采用的是综合实践档案袋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活动评价表(课件出示)
活动主题:
评价维度
|
评价指标
|
自评
|
互评
|
教师评
|
活动参与
|
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
|
|
|
|
按活动方案完成分担的任务
|
|
|
做好资料积累和收集工作
|
|
|
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
|
|
|
乐于助人,尊重他人,能主动和同学交流
|
|
|
方法应用
|
在实践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
|
|
|
有自己鲜明的研究思路和观点
|
|
|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有效处理信息
|
|
|
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
体验获得
|
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
|
|
|
能及时增进自我认识,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
|
|
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想法与成果
|
|
|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
|
|
|
能力发展
|
养成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
|
|
|
形成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发展实践能力;增强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水平
|
|
|
发挥个性特长,施展个人才华
|
|
|
总评
(以优秀或加油章体现)
|
说明:各项评价,以红色笑脸代表优秀的表现,以蓝色笑脸代表需要加油。学生评价中,获28—34个红笑脸,盖1个小博小雅真棒章。低于的盖蓝色加油章。教师评价中,获3—4个红色笑脸,盖1个小博小雅真棒章,低于的则盖蓝色加油章。
|
|
一学期结束了,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许多收获。
我的收获:
爸爸妈妈对我说:
老师对我说:
综合实践评价表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多元评价方式,切实实现对学生的过程评价,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
(1)学生自评:一个活动主题结束后,学生对自己在活动参与、方法应用、体验获得、能力发展进行自我评价,(优秀涂红脸,一般或有待提高涂绿脸)
(2)生生评价:小组成员依据四个方面,进行互评。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自评、互评,加上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学生盖上优秀章或加油章。
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家长、老师用描述性语言对终合实践活动做终结性评价,形成自己的综合实践档案袋。
(4)成果展示评价:
成果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较为突出的、经常运用的方法之一。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将学生的手抄报、小制作、小发明、科技小论文、调查报告、设计方案等具体成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展出,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喜悦、协作共勉。
2.对教师的评价。
通过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每月的绩效量化,提高了教师课程研发与实施的热情和主动性。
四、教育成果,成效显著
通过综合实践校本化实施和课程整合,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海洋课程注重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近年来,在海洋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实施的过程中,也不断收获着。每个学生对海洋充满兴趣,他们乐于亲近海洋,探究海洋,宣传保护海洋的知识,积极参与海洋环保活动。
历年来在青岛市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中,许多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进海军博物馆》《近海生物生存现状和海水污染》《天后宫》《栈桥》《浒苔的研究》《海上森林》《海岛的调查研究》《我做海鲜小厨师》等几十篇研究性学习报告获奖。在2015年青岛市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中,学生有11篇关于研究性学习报告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达到48人次,有11位指导老师分别多次获得指导教师奖。在市南区青少年高峰论坛中《海洋里的好伙伴》成果展示获得一等奖,而且在参加世界头脑奥赛和机器人大赛中,参赛队员们的合作、探究、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多次获得机器人大赛世界级冠军和头脑奥赛的世界级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各级领导和区教研员的关怀指导下,今后,将立足课程改革,发扬太平止于至善的精神,在改革之路上不断扎实前行。谢谢大家。
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