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用数据说话,让“悦动课堂”研究走向更深度 ——青岛太平路小学“教学节”体育学科推进 “悦动课堂”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11阅读次数:384 作者:纪海燕

用数据说话,让“悦动课堂”研究走向更深度

——青岛太平路小学“教学节”体育学科推进 “悦动课堂”研究

    看似悦动的课堂,学生的运动密度真的够吗? “两有一开”悦动课堂教学法是否科学可行?高中课堂中常用的“体适能”课能否适合小学的课堂?……青岛太平路小学体育教研组是一个有着研究力和行动力的团队,在构建体育“悦动课堂”方面,大家有很多问题、思考与尝试。

     12月5日下午,借学校第二届“教学节”之机,学校邀请到市南区体育教研员张培欣老师,来为老师们的课堂把脉,面对面进行指导。

    首先,由辛兆亮和徐晓凤两位体育教师分别呈现了《体适能一一核心力量》和《快速跑》课例。两节课都以趣味田径器材为载体,以游戏比赛贯穿始终。辛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的课,展现了学生体育课的良好习惯,倡导了学生小组互助、合作、探究、竞争,体现了互动效能合作竞争教学模式。徐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的课体现了互动效能健身教育模式。综观这两节课,都比较好的体现了学校“两有一开”(有趣味、有合作、开放性)教学策略研究成果。

    课堂上,还利用“学生心率臂带”进行了大数据采集。就“心率”“步频”“步数据”等方面展开监测,追踪学生课堂上的行动轨迹,分析整节课学生“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通过平板电脑的数据收集与科学分析,在第一时间提供第一手的数据资料。

课后研讨中,老师们结合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诊断,了解到自己课堂的优势与不足。张老师具体分析了提升“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的有效策略,就体适能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应用、“两有一开”模式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指导,建议课堂设计由单一技能向结构化知识技能发展。张老师还向老师们推荐了前沿体育教学研究成果,鼓励老师们在教学法研究上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

在我区“悦动课堂”理念引领下,青岛太平路小学采用为老师搭建“支架”的方式,将“十大行动”贯穿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每个学科开展“三轮研讨”和子课题研究,从研究、实践,到反思、辐射,将教学“痛点”转变为“悦动课堂”的“突破点”,教师们在积极参与、主动创新中实现专业成长、生动发展。

    “用数据说话”,让实证研究支撑我们的“悦动课堂”研究,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发展……我们在行动,并将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