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精致学校促师生生动发展
——青岛太平路小学2021—2022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恰逢“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学校将继续秉承“尊重 激励 生动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精致教育
生动发展 幸福成长”办学思路为引领,以“建设精致学校,成就最好的自己”为目标,以微集团一对一项目合作为契机,继续围绕精致的人、精致的事、精致的活动、精致的课程等,加快推进学校精致教育的特色化,促进师生生动发展,幸福成长。
一、党建引领,筑牢根基
(一)学习引领。学校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实施重大问题支部研究前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认真用好“学习强国”“党建大数据驾驶舱”“灯塔党建”每周一学等平台,抓实党员教育学习,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方式,激发广大党员的学习热情,促使学习入心入脑,提高自觉践行能力,切实实施好“党建促校建”项目。
(二)行动践行。继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三述”活动常态化,深入开展“学党史 悟思想 求突破”解放思想百日大讨论、“比、抓、赛、创”、“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学习方法,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实施党员干部“双带头人”(“党性修养”与“专业素养”)培育工程,深入开展“教师党员旗帜岗选树”活动,党员教师亮身份,上好示范课,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以“党建引领”攻坚行动和“党建促校建”重点工作项目为抓手,推进“精致太平”党建品牌建设。
(三)活动创新。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着力推进党建带团建、队建与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等的深度融合。以节庆、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主题党日学习”“实地参观走访学习”“我的先锋故事”、特色音乐党课、红色经典享读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提高党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
二、精致管理,凝心聚力
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于凝心聚力,形成共同愿景。本学期,学校将实施“一二一”计划,即一个前提就是尊重;两种理念即人人都是管理者和“双成”管理理念,即在成就人中成就事,在成就事中成就人;实现一个目标即教师具有职业认同感和团队归属感,学校成为具有“正气、和气、大气”的精致育人场。重点落实三项工作:
(一) 制度建设
学校发展,制度为先。本学期,学校将依据教育教学需要,细化“五项管理”、教学“五环节”、出勤、教研、学习、校本培训、社团等各项管理制度,满足教师发展需求,规范约束教育教学行为,使学校发展更规范、更精致。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化评价的改进功能,分年级对评价数据和家长意见建议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数据、梳理问题、剖析原因、研究对策,通过全体教师会、级部会、班主任会层层反馈、积极整改,提高工作效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二)学习型团队建设
学校将以“学习”为核心,加强团队的精致化管理和梯队建设,使身处不同团队的每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位老师身上都显现太平气质。
1.干部团队。继续用好《干部工作手册》,倡导三个“面对面”,即面对面布置任务提要求;面对面督促反馈抓整改;面对面检查落实抓成效。实施项目管理,做到“五有”(即有目标、有过程、有反馈、有改变、有效果),坚持常规巡查“三个一”(即每日、每周、每月),及时反馈整改,提升管理效能。每位干部带好一个级部,以“三个引领”(即思想引领、学习引领、专业引领)带好分管级部组及教研组,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级部团队。发挥级部组长的引领,赋予级部更大的责任和权力,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树正气、传播正能量,提升团队凝聚力,促进工作的深度落实。
3.教研团队。围绕悦动课堂建构,通过做好“五定五重”(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定发言人”“重学习、重过程、重反思、重改进、重实效”),加大集备力度,促进课堂改变,提升教学质量。
4.班主任团队。继续围绕“做高情商、有智慧的班主任”开展系列活动, 通过每周的“微培训”“周反馈”和“暖”交流,加大班主任团队的建设力度和管理实效,提升班主任育人素养。
5.青年团队。继续做好青年教师成长指导工作,通过教师结对、搭建展示平台和“四个一”(即每月摘抄有价值文字、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一篇论文)活动,提升青年教师学习力与成长力。
6.子课题研究团队。通过“四个一”行动研究,即每月撰写《课题研究手册》,每月进行一次子课题组集中研讨,每月在“资源群”推送一篇主题荐文或参与交流学习,每学期完成一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提升科研“新常态”的工作研究力。
(三)文化建设
1.打造精致环境。粉刷墙壁,更新走廊文化,发挥育人功能,营造精致生动的学生喜欢的校园环境,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株花都传情,让校园的每一角都充满温馨和雅致。重点打造班级文化,实现精致环境润物无声、浸润心灵的教育作用。
2.做好精致的事。开展师德教育月及师德建设“五项行动”即家访行动、学生谈心行动、志愿服务行动、读好书行动、师德案例分享行动,引领教师把立德树人贯穿始终,落实好“双减”要求,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工会开展“思想、健康、学习”三关怀,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愉悦教师身心,增强团队凝聚力;坚持“培训活动”与“例会”的精致化,引领教师深度学习;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家长开放、家委会活动、家长及师生问卷等形式宣讲学校文化理念,形成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充分利用国旗下演讲、晨会、典礼仪式、校本节日、主题活动等,生动诠精致教育文化内涵,让全体师生身处其中受到熏陶,实现学校文化的浸润与渲染。
3.举办多彩主题校本节。本学期学校将围绕办学目标及师生成长需求,由各分管干部牵头,组建不同主题的校本节日策划团队,立足“精致、感动、成长、难忘、仪式感”等主题词,举办十大特色校本节日,让全体师生与各种美好相遇,在参与与历练中生动发展,成就最好的自己。
三、学习研究,提升质量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将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悦动课堂 生动发展”为研究目标,以课堂变革的关键问题和解决策略为突破口,用科研的视角、态度与方法研究课程与教学,提炼教学模式、教学法,将教师学习和培训贯全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课题研究实施专业引领
本学期,学校将启动新一轮“十四五”立项课题,建立课题研究团队,完成课题开题、子课题选题、课题实施等一系列工作。加强科研专题学习与实操性培训,外聘专家进行跟进指导,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研究、改变、提升。每月记好《课题漂流手册》,定期开展阶段小结,及时进行反思交流,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
(二)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效益
1.教学常规抓落实。为保障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将通过“三抓”(即抓常规、抓教研、抓队伍)和一日巡查,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及时反馈和整改,并纳入绩效考核,提高教学管理实效。
2.悦动课堂提质量。继续坚持“悦动课堂 生动发展”的研究主线,着眼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教学形态的悦动化,规范落实悦动课堂教学五环节,从教师培训、师生关系、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促进,构建“悦动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基于各学科课程标准,将德、智、体、美、劳五育目标与各学科有机融合,推进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作业改革研究;借助“三张清单”(学生用好学习单、听课者用好课堂观察单、上课者用好反思单),以评价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落实“1030”理念,进一步提高课堂效能。
3.学科活动提素养。继续开展各具特色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科素养,助推学生生动发展。
(三)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习强校,培训为先。学校将“做有高的境界、静的状态、智慧行动的有影响力的精致太平教师”作为培养目标,坚持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自主能动发展。坚持师德培训境界化、校本研修个性化、学习反思日常化。培训内容涉及课堂提质、学生研究、脑科学、立德树人、师德、家校沟通等教师成长的方方面面,围绕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和专业能力,为需而培,为需而学。邀请专家名师、干部讲堂、教师示范、游戏拓展、美文推荐、艺术欣赏……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挖掘培训资源,重反思与改进,进一步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动力,引领专业成长、自主发展。
四、活动育人,助推成长
本学期,学校将致力于培养“致真、致善、致美的精致太平师生,造就一所生动发展的精致学校”为目标,打造“精致太平”德育品牌。在学校党支部引领下,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全员育人导师作用,通过“四个阵地”建设(即国旗下演讲、板报、图书角、大厅清晨音乐会)、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节日、特色班级、节庆日等实践活动,多途径实施精致教育,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生动发展,幸福成长,成就最好的自己。
(一)全员育人导师。继续开展“我要懂你——5101”全员育人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成长向导”,用爱与责任将育人工作做到精致,促进学生生动发展,幸福成长。
(二)“5+x”好习惯。学校将录制 “好习惯”视频,强化习惯养成教育的体验性和自主性,通过班级争章、积分存折、小组评价、喜报等激励手段,树学生榜样,育精致太平少年。
(三)特色班级建设。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班级的特色建设,修订完善班级公约、班规、班训、班歌、班级团队游戏,围绕班级团队凝聚力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活动,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朋友”,让每一个孩子有班队归属感,在班级团队中做最好的自己,幸福成长。
(四)劳动教育。用好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三张“劳动清单”,夯实每周五的校园劳动日、日常的班级值日及课余的社区公益日。围绕饮食习惯、营养搭配、节约意识,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劳动习惯及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让食育文化蕴于细节中。
(五)海洋教育。继续实施“以海育人”项目,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开展学校“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特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构建海洋教育综合育人体系。用好区域创编的区本教材《海洋教育课程汇》,将海洋教育与创客教育、社会实践、项目式学习有机结合,形成“海洋+多学科”的融合课程。升级海洋研学实践活动,实施“海洋+”实验单元的实践与研究。深化海洋特色中队建设,成立海洋研究课题小组,借助校外海洋教育基地,引领学生开展海洋研究性学习、海洋小实验、参观研学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海洋综合素养,不断凸显学校海洋特色教育品牌。
(六)家校协同育人。继续以“让每一位家长满意我们的努力”为目标,通过校长会客厅、“三长”见面会、家长驻校办公、家长学校培训、家委会、家长讲坛、教师家访、家长开放日等途径,广泛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丰富沟通渠道,促进家校良性互动,合力助推学生成长。
五、特色兴校,彰显优为
学校将一如既往做好安全体卫艺科技等工作,在落实与创新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安全筑防线。学校以“九位一体”闭环优化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实施“平安校园”项目,实施“全时段、全覆盖、全岗位”的管理办法,守牢安全底线,落实制度责任。以“警示教育和精细管理”为主线,以防火灾、防欺凌、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好晨会、班会、班主任培训、全体教师会、校本培训时间等进行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法治教育培训。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开展校园安全应急体验和“体悟式”安全培训。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开展安全四个一,即每次会议“一分钟安全视频”反思,每周开展全校师生安全演练,每月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每学期开展特殊学生摸排,增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严防校园内伤害事件和校园欺凌的发生,严禁商业广告进校园,切实落实保障校园安全。
(二)体育增体质。规范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以“普及+提高”,发展足球特色项目、开好体育“技能链”课程、丰富走班课程与社团活动、组织“秋季趣味运动会”“校长杯足球赛”“学期初全校学生体质检测”“冬季长跑”“跳绳比赛”、精心设计实施“康乐健身——悦动体育作业”等,培育运动习惯,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三)防疫护健康。继续科学做好常态化条件下的疫情防控工作,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守“四心”即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依托“双线管理”,一手抓防控工作,一手抓教育教学。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突击队、青年先锋队”带头作用,每日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把好“六环节”,即“入校晨检”“课间活动”“午餐配送”“早午晚检跟进”“异常情况处理”“校园消杀”;坚持“五做到”,即“早”“实”“准”“细”“全”,坚决捍卫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预防、爱眼、护眼、防近视、爱牙等健康教育工作。
(四)艺术展特长。实施“艺海探航”项目,打造“悦美太平”艺术教育品牌,深入推进“十个一”工程,用好《精致少年,多彩绽放》太平“十个一”评价手册。以“皮影”作为重点传承的艺术元素,凸显学校“精致国学”特色,通过开展皮影制作、“用皮影讲自己的故事
”等戏剧节系列活动,引导孩子亲近传统、热爱祖国,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展现自信与成长。继续抓好管乐、合唱、舞蹈、建模、竹笛、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社团,办好校艺术节、管乐音乐会和合唱比赛,搭建成长舞台,开拓艺术视野,重普及,抓实抓精,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迈上新台阶。
(五)科技提素养。坚持普及与提升相结合,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创新大赛、模型比赛、机器人体验、头脑奥赛、人工智能等,办好海洋科技节,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做好社团梯队建设,给更多的学生更高的锻炼平台,在各级比赛中争取佳绩。
忙忙碌碌的一个学期,每一次遇见、每一次努力……都会给每个太平人留下深刻的印记。新的规划,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务实的精神,高效的工作,为“建设精致学校,成就最好的自己”,蓄力再出发!
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