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给人们。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书后面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少年讲的故事巧妙,发人深思。抓:“知了 螳螂 黄雀 少年”之间的厉害关系来理解,以及他们与吴国、楚国、其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少年劝阻的方法间接巧妙,使人容易接受。抓少年和大臣们不同的劝阻方式来理解。“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理解了,随而理解“一个人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就不难了。
1、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课文,把握教材。教学中能运用已经掌握的解词方法理解“趁虚而入”、“不堪设想”、“恍然大悟”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的意思。抓住描写蝉、螳螂、黄雀的重点词语,理解它们当时的心理状况。
2、重视朗读。“三分文章七分念”。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分角色读、指名读、抓重点词语读等。
3、重视方法的指导。教学中渗透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复述课文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重点指导了复述课文的方法,通过指导、练说、评价、再练达到学习巩固的目的,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重点学习 “螂”的右边是新郎的郎,“禀”的对称机构,“侯”与“候”“猴”“喉”的区别。
2. 能运用已经掌握的解词方法理解“趁虚而入”、“不堪设想”、“恍然大悟”的意思。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的方法并练习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通过讲述螳螂的生活习性学习“螂”字。
课文的体裁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有什么特点?
填空:螳螂捕蝉——( )指名学生讲讲这个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理清文章脉络。
1.读重点词语:
劝阻 瞄准 毫不介意 螳螂捕蝉
不堪设想 侍奉 固执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乘虚而入 禀报
学生说出“侯”与“候”“猴”“喉”的读音、字形的区别。
理解“禀报”的意思 ,学“禀”的写法。
学生在书上描红。
2.引导学生通过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机板书。出示方法的指导。
同位练说,指名说。
三、分析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大臣的意见是什么?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理解词语:“趁虚而入”、“不堪设想”,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总结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
你的想法呢?吴王听了吗?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读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红色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可是吴王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指名读,说说字的意思。从这里看出看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板书: 固执
这样固执的人听了少年的话却改变了主意,你此时想说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2---11自然段)
1、分角色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
通过对话你明白了什么?
2、少年的故事中重点描写了哪三种动物?怎样描写的?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重点进行了哪些细节描写,画出相关词语。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指名读,抓词语谈感受,出示复述课文的方法。
复述课文方法:
1、抓住描写事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的词语。
2、关键部分尽量使用原文词句 。
学生练习,指名复述,学生评价,再复述。
3、少年想告诉吴王什么道理?
填表格分析利益和祸患。
(三)学习第三段:
1、吴王明白了吗?理解“恍然大悟”
吴王还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知错就改
2、吴王第二天会怎样告诉大臣们自己的决定
3、比较这两段话,同样劝告,少年为什么成功了?
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
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中看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机智
(四 )总结:
通过学习,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
(五)拓展练笔:
出示生活中螳螂捕蝉的事例图片,学生现场小练笔:
写写现实生活中见到的螳螂捕蝉的情景,并写写你想提醒他们的话。
写完交流,学生评价。
(六)作业:
(1)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并写下来。
(2)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寓言 吴王 不听劝阻 固执
10 螳螂捕蝉 少年 巧妙劝说 机智
吴王 恍然大悟 知错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