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青岛第26中学在创建“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为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对“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交流与研讨,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青岛26中于本周举行“生本课堂”交流研讨活动。
青岛26中将于11月19日和21日两天开放数学、生物、物理、语文、英语、思品、历史、地理等学科的部分课堂,邀请区内专家领导及各兄弟学校的教师前来观摩指导,在分享、交流“生本课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专家、同行的指导下,通过积极推进课堂改革深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下是今天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交流研讨活动的现场。



市南区数学教研员邱军老师等十几位专家与26中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一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对我校金星、杨璐两位教师的展示课进行了分析点评,对我校数学组在生本课堂方面的探索给予了肯定,并对我区数学学科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解析。

物理组的许莉老师在物理实验室开设了《平面镜成像》的生本课堂示范课,区内老师积极参与了听课并进行了热烈的评课。大家对生本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潜力的展现给与了积极的评价。


生物组的孔恬恬、石峰老师分别展示了《种子的萌发》和《开花和结果》两节生本课。课前两位教师通过微课和自学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以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和提升。课后,两位教师与全区生物教师一起分享了自己探索实践的经验,提出了自己尚存在的困惑。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对两位教师的探索和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天的活动让参与的老师受益匪浅。我们期待21日更精彩的展示与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