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青岛市初中英语城乡交流课研讨活动在西海岸新区实验初中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实验初中的臧宁慧老师和市南区青岛第二十六中学的康晓丽老师,分别出示人教版八上Unit3阅读课和七上Unit1复习课,新区初中英语教师享受了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臧宁慧老师执教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B2a-3c阅读课,高质量地展示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流程。一节高效的课堂,是让学生锻炼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臧老师的课堂很好地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让老师们印象深刻。

康晓丽老师执教的是一节七年级Unit 1的复习课。在备课时,26中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通过听评课,跟康老师一起磨课、讨论,将本节课打磨得更加精彩。最后的展示中,康老师以优美自然的教态、真诚温暖的笑容,行云流水般地展示了复习课的教学流程。
康老师采用主题式教学,将整节课设计成一个大party,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更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的过程。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正是教师带领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的过程。康晓丽老师的教学过程便是很好地诠释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她用小组接龙介绍名字、图片快速抢答、语音三秒识别、小组合作拼读句子、谈论神秘来宾、完成身份识别卡、结识新朋友等诸多活动串联起整个课堂。课程内容的教授不是无序的,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内容被康老师巧妙地融合在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里,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
此次活动,康老师的设计还兼顾到了“小初衔接”的设计,如知识衔接、学法衔接和教法的衔接,与时俱进。开发区实验的学生收获颇丰,除了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和资料,他们还学到了现在流行的微信、电子邮箱地址等他们感兴趣的英语表达,真正体现了我们区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围绕“趣”字展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