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香港路小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 一 学期教学计划
学科:数学 年级:五 任课教师:刘杰 王晓杰 郑静 杜建玲 填表日期:2018 年 8月25日
《课程标准》中的本学段目标:
1.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2.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3. 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4. 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
单元
|
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重点难点
|
实验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具
|
1
|
8
|
小数
乘法
|
小数的乘法、小数乘法运算律、
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连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
重点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理解小数乘法的原理。
|
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
分层教学法
|
电脑、学具
|
2
|
5
|
对称
平移
旋转
|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
重点是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与旋转。
难点是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平移与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
注重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
实验观察法
|
电脑、学具、
挂图
|
3
|
11
|
小数
除法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更为完整的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本完成小数四则计算的学习。另外还学习千求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
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和小数四则计算的原理。
|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
观察实验、讨论法、引导法
|
电脑、实物、学具
|
4
|
10
|
简易
方程
|
理解方程的含义,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
重点是用方程解决问题。
难点是用方程解决问题。
|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
|
讨论法、引导法
|
电脑、挂图
|
5
|
11
|
多边
形的
面积
|
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
重点是探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
难点是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
用好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讨论法、引导法
|
电脑、学具
|
6
|
7
|
因数
与
倍数
|
引导学生从因数和积的关系认识倍数和因数,分别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通过操作,引出对质数和合数的认识。并会分解质因数。
|
重点是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是会分解质因数。
|
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学习愿望。
|
讨论法、引导法、实践操作法
|
电脑、学具
|
7
|
4
|
统计
|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学画折线统计图,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
重点是学画折线统计图,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
难点是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
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学习愿望。
|
讨论法、引导法、实践操作法
|
电脑、学具
|
8
|
8
|
回顾
整理
|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重点是引导学生系统巩固知识综合能力。
难点是注意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性较强能力。
|
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学习愿望。
|
讨论法、引导法、实践操作法
|
电脑、学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