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幸福三原色”课程建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青岛香港路小学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程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近年来,在学校新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学校“让每个孩子幸福绽放”的育人理念,基于我校打造一所“有责任、有活力、有品位”的幸福校园的发展目标,青岛香港路小学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课程改革”之路,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一、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助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学校在已有的《银杏树下来悦读》阅读手册的基础上继续推动阅读课程的发展。我们与国家课程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校本化的优化整合与拓展,围绕阅读手册书目,大力倡导整本书阅读。即:低年级引进“少儿绘本阅读特色课程”的形式,与语文学科结合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品位”之道;中、高年级开展了“高效阅读与写作”专题实验,学校筹措资金聘请专业讲师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启迪学生智慧。我们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走班课时间开设阅读研学,相继开展了读书演讲、每周好书推介、亲子阅读、节日经典诗文朗诵等读书活动,让经典内化于心。我们还利用隐性课程开展阅读课程,已投入使用的改建图书室“享悦”书苑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为全面助推阅读课程,本学期,我校以“做个快乐的读书少年”为主题进行了阶段阅读成果展示会。低年级的亲子绘本讲故事和《弟子规》情景剧,中年级“好书快递员”的好书推介,高年级《水浒传》精彩辩论和多部名著的读书访谈,多种形式的不同展演,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更为我校“书香致远”阅读课程的发展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体育“2+X”工程的全面开展是我校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拓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活力课程群”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在一、二年级增设了棒垒球、足球和跆拳道项目进课堂活动,通过以上项目的普及和学校软式棒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篮球、轮滑、田径等特色社团的开展。学生在课程开设和社团训练中提高了自身的协调能力,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快乐运动 平安你我”——2018秋季体育嘉年华、首届“校长杯”篮球争霸比赛等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展现了无限的精彩。我校的棒垒球队、轮滑队、女足队、游泳队在国家、省、市、区级各项比赛中集体获奖6次,学生获奖50余人次多项佳绩的取得,都是源于我校体育“2+X”工程中特色项目的开展与研发,它们为学生因材施教、特长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学生多元需求的新动能。
学校围绕中国传统的匠心精神,结合市南区“艺海探航”活动的开展,依托外聘教师的专业力量,在美术教学中开发了《匠心》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确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如泥塑、折纸、马勺脸谱绘制、扎染、泥老虎彩绘等非遗技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基于市南区“以海正德”海洋特色教育课程的提出,我校在《蓝色家园》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对海洋教育教材进行了自主研发,以学校所处地域的历史为背景,从海洋港口、港湾研究入手,与本土文化紧密结合,组织教师初步完成了低年级:《探究海洋奥秘,感受卫所文化》;中年级:《了解海洋经济,捍卫国土完整》;高年级:《保卫海洋权益,增进国际交流》特色教材的编写。我们以邀请专家、家长走进校园,老师、家长带领学生走出校门等方式助推学校海洋教育的发展:先后有来自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家长—海军971医院的驻外维和任务的医生入校为学生宣讲海上权益维护、南苏丹维和等相关海航知识;与青岛市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对接,中心的杨帅和章祥锋教练成为学校海洋教育首席指导专家;我们还带领学生走进海军博物馆、海地研究所、国家深蓝基地、红岛海防基地等科研院所,开展了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海洋研学活动,以此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海洋探究精神,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引导力,推动了学校海洋+综合实践特色课程的发展。学生把研究性资料装入档案夹、资料包中并且手绘封面,为“海”的文化增色许多,也表达了自己对海文化的深深热爱。
二、学校课程的特色化实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为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学校组建了学生胶东大鼓社团,聘请非遗传承人梁金华老师为学生传授技艺。经过刻苦训练,学生进步很快,先后参加了市区各级各类展演和公益活动受到好评。社团先后在学校“六一儿童节”、2018年艺术节开幕式以及市南区中小学“庆十一”文艺汇演和青岛市 “十个一”的现场会有出色表现;学校合唱社团参加了“2019年市南区中小学师生迎新年合唱音乐会”的展演,受到了与会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舞蹈团临时受命,组团参加了市南区中小学生啦啦操的比赛,获得区三等奖的成绩,由外聘专家编创的舞蹈《绿蕴》在山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二等奖;行进管乐团在成立短短一学期后便在青岛市管乐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美术以“美趣”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点,开展“美趣童年”美育作品展,创意性将沙画做到泡沫球上,并取名“旋·海·梦”主题进行展示;在学校开设的20余门走班课程中,《创意拼插》、《机器人创客》、《3d打印》、《围棋》、《趣味英语》、《数学大王》等深受参与学生的喜爱,
学校开展的科技、STEAM“科海筑梦”科技工程开启了科学实践活动的新领域、新思路。打破了校园限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地考察、场馆参观等,构建了“没有围墙的课堂”“没有边界的课程”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了平台。先后两届“睿?享”嘉年华科技节的开启,受到了来自各方领导、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自吸袋垃圾桶”实践活动方案和学生作品被推选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全国科普日”我校联合青岛市科技馆以“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开展体验活动。组织部分学生跟随青岛市园林技术学校江灏老师一起走进八大关风景区,让孩子们开展自然科学研学活动。科技社团的学生在海模、建筑模型的区、市、省、国赛中屡获大奖。为了拓宽教育渠道,增近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我校各班招募了家长科技辅导员,为学生多元化探究科学注入了新的资源。
受专家、领导的认可,我校被评为“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种子学校。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研究模式,开启了我校“STEAM+研究”的新领域。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了《月亮哪些事儿》的研究;以智慧分享为依托开展了“小小纸飞机”、“我是航海家”和“梦想家园”等STEAM+研究活动。以STEAM课程研究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融合解决能力。通过研究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幸福三原色”课程带动学校整体工作发展,成绩斐然
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先后被授予青岛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示范学校、青岛市2018年语言文字工作达标校园、青岛互联网+智慧校园十佳应用平台学校、青岛市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在科技方面:获青岛市和市南区第34届创新大赛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市南区航空模型竞赛和市南区“我心中的海疆”主题创意赛最佳组织奖,实验教师在市南区STEAM展示中上区级公开课一节,学生在各级科技比赛中获市、区一、二、三等奖42人次;艺术方面:学生胶东大鼓节目《偷年糕》在市区各级艺术展演中登台演出受到好评,并入选2019年首届全国校园春晚,在2019年市南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戏曲比赛中获一等奖;学生合唱获市南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二等奖,学生啦啦操获市南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三等奖;体育方面:获区长杯篮球赛女子组第六名,区长杯羽毛球赛第五名,第八届育才杯青岛市国际象棋学校锦标赛小学A2组团体第三名,区春季运动会千人以上组团体第八名,区轮滑比赛亚军,市第三届“鲸鲨杯”青少年校际棒垒球春季联赛小学棒球组冠军、软式垒球组第五名,中国小篮球联赛(青岛市市南区赛区)u8组季军,区武术进校园质检赛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南区第十七届教工文艺汇演中,我校的胶东大鼓节目《殷殷桃李情》从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展示了我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本学期还有7位老师进行了区级公开课的展示,其中2位老师进行了市级公开课的展示,5位教师进行区级公开课的展示,主要涉及体育、品德与法治、综合实践、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在2018年区教体局开展的社会化测评中,学校的满意度高于区平均线,再次反映了家长及社会各方对学校的认可。
今后,我校将继续牢记初心使命,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级教育大会精神,狠抓落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