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分享】三上语文《卧薪尝胆》

发表时间:2011-10-25 阅读次数:438 
课题
 卧薪尝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教学目标
 
重点:Δ
 
难点: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Δ4. 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教具、学具
课本,图片,录音
课件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许多转败为胜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卧薪尝胆》(书写板书)
2.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激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吴、示、仆、灭、免、议、妇、柴、努(指导书写,进行描红)
出示:败仗 表示 免除 屈辱 万般无奈 建议 谋臣 后患 耻辱 转弱为强 吴王 勾住 奴仆 灭掉(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4、  问题:谁能说一说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越王勾践在会稽之战中失败,被迫到吴国为吴王当奴仆,回国后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终于在二十年后消灭了吴国)
三. 精读文章
1.    提出问题:“谁卧薪尝胆?(勾践)他是怎样卧薪尝胆的?”——读第四段
(1)    联系文中内容,解释“卧、薪、尝、胆”的字面意义
(2)    谁来说一说这段围绕着那句话来写的?(第一句)总分结构
(3)    从哪些方面写了他时刻不忘报仇?(白天、晚上、饭前)
(4)    勾践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不忘报仇雪恨,不忘会稽之辱),
突出“时刻”与“提醒”(表明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
2.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勾践要卧薪尝胆?我们一起来学习文章前三个段落。
(1)    读第一段,说一说知道了什么?(故事的时代、地点、背景)
(2)    读第二段,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勾践求和的原因,以及吴王对求和的态度)
A 勾践为什么求和?(万般无奈,想要保存实力)
B 吴国上下对待勾践的求和有什么争议?(灭不灭越国),吴王夫差怎么做的,能看出他是怎样的人?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    读第三段,A说一说勾践夫妇在吴国的生活是怎样的?(受尽屈辱)
B  哪些方面能够体现?(穿、住、做工、时间之久)想一想吃什么?(粗茶淡饭)
C面对这样的生活,勾践是怎样做的?
D你能够理解勾践卧薪尝胆的做法和他誓要报仇的心情了吗?再来读一读第四段。
3.      勾践回到自己的国家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的结果——转弱为强,消灭的吴国。
四.              课堂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逆境中,要奋发图强,坚持不懈,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卧薪尝胆一词也用来形容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课后4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  听写本课生字,词语,在班级中评比、奖励。
2.  讲故事比赛:讲讲卧薪尝胆的故事,看谁讲的好。
二. 练习
找出文中带“建议”的句子读一读,再造句
A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拓展阅读:田忌赛马的故事
 
 
               12 卧薪尝胆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勾践:艰苦奋斗、发奋图强,不为逆境所打倒
卧薪尝胆
转弱为强
 
 
1.     抄写文章的生词,生词。
2.     比一比,看谁能把卧薪尝胆的故事讲得好。
3.     查找成语故事,在班级中开展讲故事比赛。
亮点采集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