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读书交流点评稿
感谢袁彩惠老师、王宝秋老师和王丽娜老师的精彩交流。
的确如袁老师所言,朴素的教育心就是要克服浮躁,静下心,认认真真地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学法。同时还要不断反思自己、解剖自己的态度,注意随时进行教育智慧的积累。希望每一位老师都成为教学中的有心人,用“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心”系教育科研研究,细“心”挖掘有效资源,成就优效课堂。
本学期学校推荐给数学组每位教师两本书,除袁老师交流的《我的教育心》外,还有王宝秋老师、王丽娜老师交流的《学校在窗外》。
王宝秋老师提到,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王丽娜老师更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再次阐明了“经验知识”的重要性。
数学虽然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但是它的教学也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它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坚强等方面的品质。阅读,对于数学老师而言,如果仅仅局限在数学教育范畴,那么他的发展必然有限。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学,方能海阔天空。
最后,借用高万祥老师的一段话送给全体数学老师及在坐的各位。“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或四处搜寻经典教案,那你就要多读书。书读多了,你就会发现你所教的那门学科在教科书里的内容是那样的少而且简单,教科书在你眼里就浅得象识字课本一样了。备课、上课是那样的轻松自如,你感觉自己的知识与教科书里的知识之比,不是一桶比一杯、一缸比一碗,而是沧海比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