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间倒回到三年前,如果你在2009年5月的一天走进莱芜一路小学的六年级二班,你会看到所有的孩子都在安静地学习,尽管面临毕业,可他们的表情宁静自然,当然在他们当中那个学习最好的男孩子也是如此。也许你不会想到,此刻他的心里正痛苦万分,阴云密布。但不管是怎样的伪装都逃不过班主任成老师的眼睛,她已经发现了孩子的异常。而且当她向往常一样打开这个孩子的周记本的时候,里面的内容证实了她的猜想。原来是孩子的母亲因为家庭矛盾离家出走了。
孩子在周记本里没有过多叙述事情的经过,更多的是宣泄了对妈妈的恨,对自己的绝望。看完孩子的日记,成老师沉思了很长时间,才提起笔在这篇日记的后面写下这样一段话:“相信妈妈,她会回来的。她只是心情不好,她对你的爱并没有改变,一定要体谅她的心情,不要恨她。”此后的一段时间,成老师经常在日记里,qq聊天里安慰着孩子,但从不当面提起,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直到有一天,每天拨打孩子妈妈电话的成老师终于拨通了电话,知道她已经回家,成老师这颗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下。而此时这个因为家庭矛盾而有点早熟的孩子终于又像往常一样,他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让我们知道他对妈妈的恨已经消失地无影无踪。
是什么消融了孩子心里恨的坚冰?是什么给了孩子包容的勇气?又是什么让孩子走出阴影,再一次相信自己?当然是成老师的爱。成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只是付出,不只是关怀,更不是“施舍”,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彼此的尊重。她以真诚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悉心体会,深入理解,悄悄传递。这不正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冰心说过: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让我们像成老师那样,在教育的路上一路播撒爱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感受爱的神奇,学会真诚去爱,懂得怎样付出爱,珍惜和感谢爱。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